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经济学的寻根和发展--总序

(2007-06-07 11:31:00)
分类: 价值杂志重点文章推荐
  这是1996年我主编的《<上海证券报>文丛·中国经济学的寻根和发展》总序。
--张志雄

中国经济学的寻根和发展--总序

 

总 序

  “《上海证券报》文丛”是中国证券经济报刊业的一种衍生产品。

  说起衍生产品,总让人联想起创新和“反传统”;但这种定位对“信息高速公路”可能更合适。确实,90年代迅猛而来的信息电子化潮流,为传统大众传媒所始料不及。因为,当80年代人们预计未来社会将是信息独领风骚时,报业、出版界和影视界的编辑、记者、制作人欢喜莫名。可今天电脑网络以信息时代的合法载体出现在人们面前,咄咄逼人,大有舍我其谁之势。

  因此,考虑“《上海证券报》文丛”乃至各种财经传媒的发展和定位时,首先要琢磨“信息高速公路”究竟在多少方面对我们这个社会空间给予了强烈的冲击。

  第一,信息高速公路将在信息的密集化、即时性上大大占优,一旦普及至千家万户,它将获得垄断优势,过去的早报新闻将变成晚报花絮的说法并非夸张。第二,资料背景分析优势明显。国内外的一些人士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在信息和快捷性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取代传统报刊的深度报道分析。其实,这仅仅将网络内的资料理解为信息库了。大家都知道,各种背景分析的完成主要依靠资料的完备,这在过去,读者没有能力更没有时间去做。而目前的电脑网络就能将各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各种观点分门别类,读者只要按图索骥即可,且比过去丰富多采得多。第三,“版面”的图文并茂远胜于报刊杂志,其立体生动画面对今后习惯于漫画性思维的“新人类”极有吸引力。第四,但并非不重要的是,电脑网络易于提取、剪切,大大方便了读者的参与感,自己动手比被动接受更有一种真实感。——这里指出的仅是“信息高速公路”可预见的部分。

  电脑信息网络对传统传媒的冲击很像上个世纪末照片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在照相技术未出现时,西方艺术一向以维妙维肖的写实自傲。但照片的精确复制技术使得前者相形见绌。于是,一时间绘画艺术将没落的声音不绝于耳。可是,现代艺术却由此诞生。因为现代艺术针对照相的形似,开始了一场“变形记”的革命。结果,虽然照片对20世纪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艺术也改变了人类的视觉经验。如电脑的三维绘画,就与超现实主义有着血缘关系。同样,其后的录像机也无法取代相机。录像是全景式的流动的真;照片是片断的凝固的美,它在时间上连接过去和未来,在空间上延续平近和高远。

  关键是选择。

  “《上海证券报》文丛”选择的是中和之美,中庸之道;以眼光致远,以虚怀包容。按书道的说法,中锋造势,偏锋取妍。所谓“中锋”,大而言之,也即探索中国证券市场正道,从资本市场而金融市场而国民经济,寻求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具体来说,就是注重当下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对可能的变化作出较为即时的研究,以论文集或专著的形式推出;同时,配合出版实务性的操作介绍——这就决定了它们不是照搬国外的经验,而是结合当下中国情境和中期趋势的设计和可行性方案。所谓“偏锋”,亦即将看似玄奥的市场投资理念和理论演绎为投资人在具体境况下的直觉表现,使读者身临其境,作一回主人翁,过一把大投资家的瘾。为此,我们会邀请一些擅长“抽象的抒情”的财经专栏作家、海外经纪人和翻译家,编著一系列银行家、企业家的传记,一部分世界金融市场的“大案要案”,以及作者本人涉市的所作所为的故事。

  另外,现代社会需要闲暇,高度投入的金融市场更应该让人有放松的机会。散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唯独财经散文、随笔缺缺。我们相信,正如松散身体的家庭健身器,张驰脑力的财经散文也将放置在人们的睡榻旁。——自然,《上海证券报》文丛也会尽力填补这一供需缺口,为整日正襟危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作者们解乏。

  我们之所以提出《上海证券报》文丛是证券经济报业的衍生产品,除了希望它能在“信息高速公路”兵临城下前,寻找到界于“轻”(信息的及时性)和“重”(资料性)的落脚点;也企图在报业和图书出版业之间发现“中国偏左(报界)”的位置。因为,国内企业前几年兴盛过多样化集团发展策略,实践证明,大多是主业不振,副业的投资又无法促进主业的结构调整。其实,国外早就发现至少当企业的主业仍有潜力可挖时,业务多样化往往意味着经营状况的逆转。——业务扩大到自己没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行业。而事实上,报业和图书业的区别也比一般人的想象要来得大。

  唯其如此,本套文丛将依托《上海证券报》衍生出发展来,尽可能地发挥报纸的敏感性、鲜活性和作者队伍的专业性、广泛性以及快速的节奏;配以图书读者的接受心理,把观察的火花燎原成反思的熔浆,把狼吞虎咽的快餐调制成细嚼品味的美食,把急就章的泡沫凝固。

  以上这些蜂拥而至、充满浪漫色彩的想法得到了学林出版社的热烈响应。对话与交流的结果,是使一个个想法潜入到我们的合作中,并以共同的热情和努力,使文丛能与广大的读者早早会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