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了内地某私募基金经理丁当(化名),谈得很投缘。丁当说他经常写些东西,总结一下自己的投资感想,录以备忘。我们忙问丁当能否一阅,他两天后便将这些文字电邮过来。那天是周末,我们将它们打印成文稿,细细地读了一个晚上,颇为受用。周一早晨,我们赶紧与丁当通话,认为他完全可以成为财经周刊的评论员,因为文字好,见解也很有意思。我们希望《Value》能够发表他的部分文章,考虑到丁当不愿抛头露面,便以化名处理。又因这些文字主要是丁当在2006年对国内外财经及投资界种种事态的思考片断,这倒不失为“年终总结”。《Value》以《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2006年》为题,愿有助于中国投资界的思想趋于活跃和深刻。
近期股票热的一点冷思考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一改前两年的颓势,逐渐升温。“五一”长假后,更是热到发烧的程度,两周内,股价指数上升了15%,日均成交量更是超过600亿元。所有股民奔走相告:牛市来了。
回头想,股票有其上涨的道理,主要原因如下:
1、内地股市经过多年下跌,泡沫已基本挤干,如去年12月份周报所说,中国股市已进入投资区域。
2、在规范化、国际化、透明化的监管浪潮之下,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3、去年开始的股改获得了成功,在全流通的格局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各上市公司纷纷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把管理层的利益和股票涨跌联系起来。
4、市场上的钱太多,流动性泛滥,炒房地产受到政府打压,首付及契税上升,成本增加,其他实业项目有饱和的迹象,装不进这么庞大的资金。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证券市场出现爆发性上升并不奇怪。
上证指数涨到1,600点的水平,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约4.2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5年我国18.2万亿元GDP,仅占1/4不到。而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甚至印度,都远远超过这个比例。
从金融的角度看,世界上的国家可分成两类,一类以投资银行为主,以美国为代表;一类以商业银行为主,以日本为代表。
以投资银行为主的国家,靠市场定价,效率高,是一流国家。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给风险定价的能力不足,大商业银行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只能成为二流国家。
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作用,尽快转型到以投资银行为主的金融市场上来,靠市场来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这样,创新型社会的建立才有可能。如果靠政府来配置资源,就永远是低水平的重复。
简单算一笔账,GDP每年增长7%-8%,2015年GDP总量会达到4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股票市值占GDP的50%,也会有20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仅为4.2万亿元。由此可见今后十年证券市场发展的潜力,这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美国人拥有资产64万亿美元,其中房产26万亿美元,股票15万亿美元,存款、债券约9万亿美元,其他投资14万亿美元。负债约12万亿美元,拥有的净值52万亿美元。美国2005年GDP为11.7万亿美元。
我国有16万亿元的存款,1万亿元的股票,房产不详。
证券市场不应该只重指数,今天的指数和十年前的指数所代表的东西完全不同。同样,十年后的指数和今天的指数所代表的内容也会有很大的差别。1896年设立的道琼斯指数,成分股中唯一剩下的就是通用电器了。
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是宽度,市值越大,机会才会越多。
作为投资人,在市场发烧时更应保持一分冷静的心态。
市场上往往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赚自己应该赚的钱,另一种人是赚想赚的每一分钱。想法不同,投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贪婪和恐惧,永远交织在投资或投机的过程中。
市场一片火热,满街都是赚钱的神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时,恐惧忘诸脑后,贪婪占了上风,就好像飞蛾扑火,一味追求温暖和光明,忘了粉身碎骨的前车之鉴。
今天,新一代的飞蛾成长起来了,用炒房、炒期货的手法大举入市。股票市场1、2月份炒价值,3、4月份炒成长,如今迅速进入炒重组的阶段。
所谓炒重组,就是炒内幕。一只股票,从5元/股涨到10元/股,还升势不竭,直奔20元/股。大资金毫不畏惧,源源不绝杀入,那一定是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但买的人知道,所以胆壮。股谚云:所有的内幕消息都会反映在股价上。
重组期望的是点石成金,但前提是要么有金手指,要么有金,两者都很难。所以,大部分重组都是点石成铁,碰到糟糕的还会点石成石或点石成土,原来就是烂摊子,变好的可能性不超过20%。
在武侠小说中有一类盲侠,能听风辨器,武功高强。通常都是暗器高手,但似乎永远进不了顶尖高手之列。
股价升完再升,市场就会谣言满天,风声也会飞到你的耳朵里。你是哪一类投资人,你买还是不买?买,有可能迅速获利,也有可能一泻千里,损手损脚。不买,股价继续上升,后悔莫及。
我的经验是:买也对,不买也对,这取决于你的性格、交易方法和对股票的认识。三者要完美地结合,要找到最适合你的性格的股票交易方法,不该你赚的钱要知道放弃,赚到你能赚到的钱已经足够。你对证券市场研究的宽度越宽、深度越深,能赚到的钱就越多。
买重要,卖更重要。在买的同时要想好如何卖。
赚钱当然高兴,赔钱也不要沮丧。要总结一招一式,自己要清楚,为何赚,为何赔。每一次都有进步,你不可能买到底,卖到顶,股票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永远是痛并快乐着。
证券市场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演绎,每次都在讲着不同的故事,但最终反映的都是贪婪和恐惧,或者说都是人性。
2006年5月20日
文章引用自:http://www.valuegood.com/neirong/200612/00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