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驱邪先生--王胜魁
驱邪先生--王胜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24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门艺子易鹤达(8)

(2006-08-13 23:26:33)
分类: 弟弟易鹤达(圣婴)的艺术生涯

逆反地坚持自己的感受和直觉。也正是这种注重空间感受的跳跃性思维方式,给他后来的听觉、视觉、书写方式带来了很多创作的激情和愉悦感。

  当然老师的讥评或许会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取向。假如那事情是发生在一个平时他比较喜欢的孩子身上,他的批评或许会温和一些。可是那时候的小圣婴绝对不是个能讨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好孩子。他像许多他这年龄兴趣广泛,性情跳脱的孩子一样顽皮淘气,创造力和破坏性几乎成正比的一样强。再加上过剩的精力,怪癖的思维。这就不免令老师头疼。1980年的一天,十五岁的”不良少年”圣婴忽然灵感大发,居然拿了一把螺丝刀到学校,把班里所有的课桌桌面都卸了下来。然后把那些桌面板整整齐齐地在老师的讲台上码放成高高两摞。老师和校方的震怒我们是可以想见的了。

  我们没必要探究少年圣婴搞这种恶作剧时候的心理动因。我们一向反对那种把一个孩子的顽皮淘气动辄便轻易草率地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的粗暴而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的所有行为,只存在认识和习惯问题,不存在道德品质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推测小圣婴在从事这次破坏活动前,或许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也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是一时的兴之所致。然而无论怎样,我们可以想见,少年圣婴在这样做时,肯定有一种极大的刺激和兴奋感,激励着他无法自制。那应该是一种和创作激情类似的东西在燃烧着他。当面对暴跳如雷的老师和欢呼雀跃的同学们时(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这一天就可以不必上课了)。小圣婴心里一定有极大的满足感。

  但是,马上他便为自己的任性妄为付出了代价。这次”破坏的满足”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学校对他的严肃处理:要么去工读学校,要么自动退学。总算学校看在家长苦求的面子上没有直接开除他。面对严酷的现实,圣婴选择了自动回家。那时他上高一。这绝然的选择,使得他至今连张高中毕业证书都没有。但是这并未妨碍他后来继续执着而狂热地我行我素,走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之路。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选择似乎很有些”求仁得仁”的意味:既然学校生活如此令双方都不开心,那么不如就此一拍两散,大家彼此方便。

  (四)

  离开学校回到家里的生活,对于少年圣婴来说是十分开心而快乐的。在他的意识中,不上学就可以自由地画画,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高中还没毕业便早早当了“社会青年”这件在当时社会舆论中并不那么体面的事。圣婴心里绝不象父母那么感觉到羞愧而忧心忡忡。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认定的艺术之路随心所欲地前行。那时著名的“星星画展”给了他很深刻的影响。使他初步接触到抽象-写实-印象-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观念。

  1979年,圣婴到北京宣武工人俱乐部学画。先后受教于郑越祥-金泰洪-邢国珍-苗培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