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北大荒寻找丁玲的足迹(三)

(2016-09-07 17:23:13)
标签:

365

去北大荒

说话的云

旅游

分类: 今日故事
 去北大荒寻找丁玲的足迹(三)

    宝泉岭真的就突兀在眼前。

    9月7日凌晨,我一睁开眼,五点半,天大亮,宝泉岭站到了。昨晚,黑龙江省农垦局很热情,宣传部长高跃辉作东,前文联主席张主席,作协正副主席赵国春、赵宝海陪同举办晚宴,宴请我方石成林会长带领的采风团的22名团员。我喝了点白酒,貌似有点不胜酒力。上火车前,因火车晚点,在哈尔滨火车站差不多站了两个小时。上了火车后,就着手机电筒又看了好几十页赵国春写的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差不多转钟一点才爬上卧铺。所以容易入睡,一睡就坠入了深沉的梦里。

    醒来就到站了,下到宝泉岭火车站月台,我打了一个寒战。气温仅十五六度,有点冷。赵宝海是全程陪同,从哈尔滨陪到宝泉岭,一路上都在享受他的服务。到宝泉岭后,气温相对较低。他提议,让我把夹衣换上。我愉快听从了他的建议。

    吃过早餐后第一站,是参观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感应拓荒者的勇敢和自信。

    接下来,汽车在宝泉岭腹地自由驰骋,广袤的北大荒稻菽千里,正值丰收时季。金色的稻浪一望无际,让我这位江南游子,第一次有了天高地阔的豪迈。

    丁玲在北大荒生活十二年,在宝泉岭生活了六年。现在我接触的这块土地就是她当年接触的土地,只不过当年是荒原,现在是粮仓;当年的拓荒者采用的劳动方式是肩扛手提,现在的经营者是采用现代农业机械化。

    最北处,我们来到中俄交界的黑龙江边,在龙门福地的石碑下合影留念。无数次在影视剧中见到的无比神往的黑龙江就在脚下,望着一江相望的俄罗斯,内心无比激动。在祖国的东北,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真是缘分。随后,我们到绥滨农场参观龙门福地酿酒厂。

    一直在感应丁玲感受过的阳光、空气和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作物和植被,水稻、大豆、高粱、白桦树、杨树等等,对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产生无比依恋。

    吃过午饭后,我们驱车走进普阳龙场。如果说之前感应丁玲足迹只是空泛概念,那么从进入普阳农场那一时刻起,我的感应开始接地。普阳农场对丁玲的感情很深很真,丁玲有位干女儿就在这个农场。

    车停普阳文体中心广场,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文体中心右侧的丁玲雕塑。大家不约而同朝向丁玲雕像走去。

     走向丁玲,走向丁玲第二故乡的标志,我想就是应该在此刻开始。长久的注目之后,我们来自丁玲第一故乡的团员在丁玲塑像前合影。

    在文体中心的大门口,丁玲的干女儿王俊芬、干女婿张福太正候着我们。

     普阳农场的主要负素人仇书记接待十分周到,带领我们参观完文体中心后,安排和丁玲干女儿、女婿一起参加的座谈会,并播放了专门拍摄的专题片《丁玲一一永远的北大荒人》。看得出,普阳农场有足够的诚意把丁玲当知已、当亲人。听仇书记介绍,他们正筹建丁玲纪念馆,并已经拿出了《丁玲与北大荒》布展方案。

    团员刘琼华和普阳农场的员工合作了一曲《北大荒人》,还独自演唱了《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把座谈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王俊芬的老伴张福太发了言。从张福太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荒人对丁玲的朴素感情。正如仇书记所言,北大荒人以丁玲为骄傲。
 
    我思索,这块土地对丁玲有无尽的关爱和包容,丁玲对这块土地也爱得决绝和坦然。做为丁玲家乡人,在感动、感念、感怀、感激这种朴素感情之余,越发从内心升腾起做为丁玲家乡人的自豪感。
 
    够了,就抓紧剩下来的时间,到宝泉岭阡陌纵横、宽厚博大的胸襟中细细品味北大荒人的那份细腻情愫吧。
 
去北大荒寻找丁玲的足迹(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