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肯定能觅到丁玲的蛛丝马迹。
北大荒博物馆就在我们入住的酒店北大荒饭店右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内。六个展区分布在一二楼六个展厅内,北大荒工业、农业、人文、历史在这里都能得到粗略或精细的了解。
有人说,要了解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物,先去三馆: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东道主或许先已揣测到我们心机,9月7日,到黑龙江省的第一个行程就安排我们进了博物馆。
北大荒的洪荒历史便席卷而来。
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仿佛走进北大荒的历史长河,对北大荒便有了肤浅的印象,至少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先入为主的概念。百万大移民,开垦北大荒的宏篇巨著原来是如此写就的。
在二楼第四展室,北大荒名人栏内是这样介绍丁玲的:
丁玲(1904.10-1986.3),作家,湖南常德人。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1936年赴延安,曾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国文艺协会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和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主编,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党组书记。1957年错划为右派,1958年下放到垦区,先后在汤原农场、宝泉岭农场劳动。1977年获释,1984年平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斯大林文学奖。反映北大荒的作品有:《风雪之间》、《初到密山》、《杜晚香》等。
北大荒没有忘记丁玲,黑龙江也没忘记丁玲。在哈尔滨吃过江鱼全席的午餐后,前往宝泉岭的火车上车时间尚早,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自由活动时间中,我们所到的萧红纪念馆,哈尔滨中央大街,从中也能找出与丁玲交集和关联的屐痕。
萧红是哈尔滨人,著名女作家。1938年2月,日军逼近临汾。萧红等民大教员与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撤退时相遇。
在萧红故居纪念馆,我见到了两位才女作家萧红与丁玲在西安留下的一张珍贵合影。从合影中,不难看出两位才女作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哈尔滨中央大街,除了感受步行街繁华和厚重之外,还感受到圣.索菲亚教堂的肃穆,松花江的宁静。
丁玲来过,1949年和1958年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宾馆还住过同一个房间。仔细感应,恍若这周围正散发着丁玲的气息。
我步入马迭尔宾馆前中央大街中心,大步流星地走着,旁若无人地走着,恍若一场穿越,恍如走成了上个世纪在中央大街自由行走的丁玲……
不过,不用穿越,今晚上火车,一觉醒来,宝泉岭就会呈现在我的眼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