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宗玉主持,貌似多半的课都是他主持。照例每堂课都有一个开场白,都有一个小结。介绍完龚旭东后,龚旭东开始授课。
我要说明的是,这是我听到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一堂课,它让我受到音乐和佛光洗礼。
下面是龚旭东的授课,是电子课,虽有音像视频,但较远,看不清,记得不够完整。
禅不言说,音乐也不可言说。独立叫禅,只能体验,不可文字。音乐也一样,不可文字。但不是不能说,就将体验、感受其中的境界说一说,没有一定之规。
谈到音乐,不能不说一下听音乐的位置,现在我们教室里最好的位置刚好空出来了。听音乐就两个箱子,最好的位置是两个音箱45度交汇处。(我看了一下,这个位置刚好在我身后一排。杨罗先坐在我的前一排,他移到后排,并将位置挪到45度交汇处。估计这堂课,他应该是听得最认真的。)
通感的意识是观察生活,进行写作。禅和音乐都是不可言说,但可以比拟,不可理解,但可以体验。体验是可以变的,可以感受的。
禅的解释,有无数公案说这件事,从来没有一个师傅以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来解答。什么是禅?从它的起源来说是拈花微笑,大弟子微笑,他体会到禅的意境。这是第一个公案。在后来很多公案中,什么是禅?门前柏子树。什么是禅?云在青天,水在瓶。什么是禅?扫地洗碗喝茶。
首先,佛说要破执。在我们思维里有很多二元对立,是非,好坏,对错,禅就是要破这个东西。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中就很难鉴定其中的好坏人之分。破掉这其中好坏的执念,就成为好作品。有的作品喜欢感性,有的重在理性,这都很难成就好作品。
回到音乐,以音乐为主体。音乐就是音符之间的组合。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开始出现的三个音符,好象表现命运的敲门声。其实不是,有人说是惊蛰啄木鸟发出的。主部主题呈现,然后副部主题呈现。然后发展,不断交替出现,在更高的层面上交替呈现,突出主部主题。这才是听交响曲要了解的东西。
(龚旭东老师现场播放了贝多芬交响曲第一乐章,并播放视频,以动画的方式展示音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然后发展,再次呈现。动画中,敲门声被称为光明,为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为蝴蝶,阳光下生命。最后光明战胜黑暗,照亮阳光下生命。这只是一种诠释,可以自己领悟,抛开所有的解释去聆听。不同的乐队表演出来是不同的感觉。瓦乐特演奏的只四分钟。现场播放体验的是福特文格勒作品,他在1943年柏林战火之中指挥演奏的。福特文格勒的这个版本有五分钟,与其他的演奏家演奏是不同的。
听音乐是当下的体验,听完后就是过去式,只有体验的记忆。音乐和禅,可体验可领悟,一瞬间,一过程,不可言说。和生命如此之关联,特别鲜明,强烈。音乐是水中月,是禅。永远触摸的是水中月亮,真正的不可抵达,但也美。禅是内视与内省的境界,佛性焕发出来,可以立地成佛。你就是佛,不用到外去寻找。每个人都是佛,你是不是把心中遮蔽佛的东西去掉,这才是最重要,只有去掉,你才能成佛。清静本身非禅,清静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有利于悟禅。悟意,悟必,悟固,悟我,有利于让我们去理解禅。
然后谈禅的三重意境。
一重,瞬间之美,大音希声,或者大象无形,自性圆说。要明白禅的意境,体味当下。我们所言时间和空间,既是空的也是有的,瞬间美,因为体验,慧心、慧意,捕捉美的意境。佛祖拈的这朵花,笑也是花,绽放的花也在笑,同时是一种美。拈花的手也是花,花就是佛。摄影似禅,抓拍的是一瞬间,是水中月,是被抓取到的美。天上的云常常是美的,水中的光影是喜欢的,也是流动的美的。对大自然的体会、领悟不一定要去名山大川,走出室外,处处皆是美的发现。泉水印在石头上的波纹是美的,声音是美的,光线也是美的。这都是当下瞬间之美。
(龚老师现场播放一段钢琴曲。我没记住名字,闭着眼睛倾听,把我带到虚无,带回童年。)里面有音乐的重复,但有改变,完全不改变重复是单一的,加一点东西进去就有改变,如此才能体会均衡的美。听出繁音、弱音,高潮不一定要高。就如同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包含各种各样动的美的瞬间,有生气而灵动的意境。这种意境日常生活中有,比如,泡茶很有讲究,绿茶真实的滋味大家都没体味到,真正绿茶要用75到80度水慢慢浸泡,才能感觉其中味道。如果100度水只能3泡,用温水泡,可以到20泡,还清新如初。慢、静,才能到达品绿茶心境。
下面,听古琴曲《忆故人》,每人听都是不同心境,完全破掉高山流水的情节。潇洒、空灵、淡忘,让人想起故园、故友、故人和久远的事情。
而后,再听一曲马赫的《平均力》,整个曲子四个音,曲子不重复,碰撞。表现宇宙广阔、博大,很奇妙。
二重,安详、自然、欢喜。内心充盈,内心和外物达到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这种内心充盈很多地方可以体现,文人书画:写文、绘画、书法。历朝历代的最好的艺术都是文人,因为他们内心充盈,不需要为画画而画画,为写作而写作,没有功利思想。修禅不一定苦修,一样可以生动活泼。写经时,内心虔诚,没有杂念、功利,所以这样作品是艺术和心灵达到和谐统一的作品。说到虚云道长修难修的经,作难作的文。太精致的文学难成大气。佛造像仿照武则天像造出的,所以唯美。
现场再播放三首歌:腾格尔《我的心》;爵士女声;尼泊尔尼姑琼音卓玛唱的一首歌,均似天籁之声,让大家体验音乐的三种不同境界。音乐和文学、艺术是共通的,腾格尔是设计,爵士女声是控制,琼音卓玛是本色,真正达到天籁的意境。琼音卓玛本人是尼姑,诵得是《大悲经》,虔诚使她到达本色之美,这种美才是大美。
禅的本质在真诚,艺术的本质在真诚。中国好声音里拍哈提,非常真诚本色。问到他的梦想是什么?他答,没有,我唱好歌就成。现场再播放他演唱的一首《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为了怀念父母而唱的,非常本色真实。
知止,知道这个方向最高的境界。如没这东西,你的追求是茫然。
三重,无心、有情,得意忘形。不要有功利心、别心,但你要有情,本色之情。写作不得不写,但写作必须发自内心。得意忘形是最好的,得其意,忘其形才是艺术的最好境界。如陶渊明客堂高悬无弦琴,大乘境界。真正心神合一,才能创作好的作品。佛不否认无欲,狂放猜想也可以接近禅的意境。心平气合是另外一回事,自然也可以。颜真卿书法楷书、行书,如兰亭序和给侄儿写的行书祭文,张旭的狂草,都是真诚本色的。都是得意忘形的好作品。
一切美的都不能落下。卡拉斯,是我的毒药,是发自生命的呐喊和歌唱。再说巴赫,乐器与乐器对话,达到宗教升华。我特别喜欢巴赫,巴赫是唱给上帝听的,但充满人性的温暖。
(最后,龚旭东再次播放了巴赫的《心与口》,做为本课的收尾曲。龚旭东推荐了阿诚的小说《孩子王》。)禅就是超越,自我解放,达到自由;美就是结晶,心无杂色,本色才能抵达。
时间很快接近午时。我一直在不停的记,手提没有电,记到断电止。
龚旭东授课不急不疾,仿佛一曲音乐,让我坐禅入定。谢谢他带给我艺术和佛性的美感,让我长久难忘。
附注:有两件事值得记录。一是今天下午主题班会,选优秀学员和优秀班干部,班干部中陈玲、杨罗先、罗诗斌、兰旭霞、黄挺得票多一些;学员中我、张韵波、蒋炎炜得票多一些,没有想到学员那么顶我,居然让我得票最多,因为学院没有审核,先进尚未浮现。二是单位同事来看我,望城乡老乡江正云教授作东在海天大酒店吃晚餐,班主任陈嵘老师和学员高玲、余志权、何庆文、蒋炎炜、周明、杨罗先、肖文辉、李颖参加,很温馨。
晚饭后来3021品茶谈文字的学员,络绎不绝。陈老师来了,连不大串门的肖文辉、周伟、刘小莉、李霞也来了。
继冯明德、陈惠芳之后,明天上午,诗人远人将来3021作客品茶聊诗,估计毛院阅江楼3021文学茶座将成为毛院文学品牌。哈哈,玩笑。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阴,阅江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