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睡得迟,基本上只睡到四个小时,加上午夜时分的一瓶啤酒,睁开眼,喉咙里还在隐隐作痛,有烧灼感。真没想到,毛院生活比在家里还紧张、忙碌和疲惫。也好,充实才是心灵鸡汤,才会无怨无悔。
今天彭万里学员过生,祝福她生日快乐,青春永驻!趁晚上她们去歌厅的当口,我在这里整理一下笔记。
上午是省委宣传部文艺宣传处处长刘学讲课,题目是《优化文化生态——当下个体与社群的文化责任》。刘学处长讲了三个问题,我只简单记录一下纲目。
一、文化及生态
弄清文化、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文化的四个本质特征:一是人化,只有人参与才是文化,鸟语不是文化;二是形式化,总有某种内容需要寄托在形式之中;三是精神性,寄托人的思想情感,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心;四是超越性。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存在发展规律,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
优良文化生态重要特征:一是文化多样性;二是文化的和谐性;三是健旺的文化生命力;四是完整的文化生态链;五是丰富的文化土壤;六是优良的文化环境。在文化共同体中,文化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二、文化生态的喜与忧
六喜:一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二是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物质支撑;三是科技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撑;四是完整的文化生态链有利于文化发展;五是日益宽松的文化环境;六是广泛的文化交流。
五忧:一是文化资源损毁。二是文化力量不足。刘学讲了一个笑话:有人提问,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有人答:传达室老头。问,为什么?答:他每天都提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儿去,这就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说到力量不足,比如模仿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都是模仿国外的,没能属于自己的东西。三是外来文化冲击。四是多样文化冲突。相融性,共通性缺失,排斥,冲突,失衡。五是文化环境异位。
三、优化文化生态
个体与社群都是文化生态中的元素、环节,需要唤醒文化担当意识,自觉保护文化生态。
1、提高文化认知。一是树立文化自觉,是人的基本需求。文化是国家软实力,民族存在重要根基。重视文化,亲近文化,尊重文化。二是提高文化辨识能力。只有辨识才会选择,不会把垃圾当宝贝。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未卑不敢忘忧国。
2、端正文化心态。积累,求精。《论可能生活》。14万字,写得好。有理性和包容性。
3、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
4、建设先进文化。引领和整合文化,尽管能创造传播先进文化,创作精品力作。
5、优化文化环境。
我理解我们当代作家在建设文化生态的问题上,应该担负起个体或社群中文化责任,做好文化保护、传承或弘扬工作。
2014年11月5日,阴,星期二,阅江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