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边村夫:读《撕夜》,品乡土

标签:
365井边村夫说话的云撕夜文化 |
分类: 主人寄语 |
我因常“潜水”,最近干脆退出了许多QQ群,但有一个群我却不忍退出,尽管我在群内已由“冒泡”变成了“潜水”,这个群便是“《新塘文艺》文友小筑”。群里有一大批活跃的诗人,他们各具性格,才华横溢,都是值得我学习的老师,诗人说话的云就是其中一位。
说话的云常将自己的作品链接在群里,我因此常去光顾他的博客,知道了他是“新乡土诗派”的副会长,是一个农村乡镇书记。他的作品给我的印象是不故作高深,在平凡中见真情。曾有人批他的诗歌太直白,他好像是这样回复的:那些千古流传的诗篇,哪一首不直白,哪一首不通俗易懂?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读他的作品多了,总觉得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乡土诗人,非常接地气。他的诗集《撕夜》刚面世,我就冒昧地索要了一本。
我会抚摸一条小溪的叹息
我会盘点一位老农的皱纹
我会在扬花的稻穗上刻上我的名字
我会在牧童的短笛里吹奏我的乡音
渐渐地我变成一条河流
淌成村庄之间的顽固风景
你我的心是相通的
我就住在你住过的家园
梦着你梦的神女
吟着你吟的诗篇
多年之后我就成了你
成了一座生长诗歌的巫山
那些趴满词语的青枝绿叶
一定绽放花蕊
宋玉啊
那都是诗人的魂灵
——《宋玉》
最后,诗人对亲人的描写,对童年的回忆,深化了乡土味道,让读者为之共鸣。
“天高,云淡/菊花正黄/父亲走后,母亲的目光/举不起沉重的夕阳……”(《母亲的重阳节》),淡淡的几笔,寄托了对父亲无限的思念,对母亲深深的担忧。诗集里多次写到父母,如:《母亲的唠叨》、《下给父亲的雨》、《我是父亲的儿子》、《遥远的父亲》、《我的父亲》、《我给父亲烧了纸钱》、《母亲的菜地》等,这些诗,情感非常强烈,一位赤子之心,呼之欲出。
为什么诗人会对故土如此情深,因为,那里生我的父亲,养我的土地,还有童年的梦想,这些正是诗歌之根、乡土之魂。
另要提及的是,说话的云的诗歌也具浪漫的一面。曾有网友戏称他为“云木头”,其实他不像木头,除了严肃,他也有轻松。“我应该是老正街一只蚊子/迎面走来一位妙龄少女,靓色点燃我眼眸中惊喜/被我意淫三次,追踪百米,我钻入她的内衣/吮吸体香,还有太阳也不知道的秘密(《老正街》)。”从诗中可看出,诗人不仅浪漫,而且好色,有点像宋玉笔下的“登徒子”。我认为,这些也是乡土诗人必须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