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舅的战地日记实录(4)

(2013-05-03 23:31:33)
标签:

365

三舅

战地日记

说话的云

军事

分类: 主人寄语

                    三舅的战地日记实录(4)

                                        (4)

 

    题外话:三舅是那种打碎牙往肚里咽的硬汉。他带兵有方,总是把困难把饥饿留给自己,在日记中表述不多,但从与他的对话中,我不止一次听到他吃过草根、树皮,而珍藏在自己身上的干粮总是让给需要的战士。

 

    这篇日记中,三舅提到扭伤脚,自己没吱声。以三舅的脾气,他是不会说的,即使再痛,也会忍耐,如此才不会给他的兵带来负担。前不久,我扭伤了脚,以我亲身的了解,锥心的痛根本不允许伤脚着力,如果要出行,必须俩人搀扶,或者拄上双拐。三舅居然不出声,忍着伤疼行完了全程,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和精神支撑。

 

    我在读三舅的日记时,常常思考那场战争。就在今天,我参观了泊在沅水的汉寿舰。对军队和战争又添加了新启迪。那个时代的军人对比现在的军人,更纯朴、更忠诚、更顽强。我没有否定现代军人的意思,只是常常从日常工作中涉军群体的诉求和了解的现代战争的进化方面感觉。当然,这许是历史的进步,每一个军人都有了独立思考和作战的能力,即使重新经历一次战争,也绝对不是四十年前或者六十年前的那种人海战术式的排兵布阵,而是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式武器装备。现代的军人也不是拼体力和拼忠诚的军人,他们会用大脑和智慧来完成他们的战斗。

 

    三舅的战争时代和过去矛盾战斗时代一样,将锁进文学作品和历史档案中。

                           

 

           2月20日                              晴   星期二

 

    早上4点,我奉命转移阵地,往几石山、交蛙山一线接384防线。

 

    天不亮,山路坡陡,战士负重量大。经过几天的战斗,人都很疲惫,但战士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共百余人,鸦雀无声地撤离了馒头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到边50界碑。午后明确了各连位置和任务。

 

    敌残存炮火又向我三连防守的长条山轰击。我在交蛙山顶,发现敌阵地,便即向指挥部报告了座标。

 

    部队一点吃的都没有了,我很难过。同志们无怨言,仍在坚持,多好的战士啊!

 

    下午2点,后勤安排民兵补充了不少吃的,大伙干劲更足了。

 

    晚上8点,部队奉命撤出战斗,经那当、馗行到那蓬。行军约4小时。

 

    途中,我不慎扭伤了右脚,疼得钻心。但为了不让同志们增加麻烦,我仍坚持行进。在那蓬将弹药上车后,部队走山路到板堪集结。

 

    首节  上一节 下一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