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计乡村卫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来到农家,泡上一杯浓茶,约上几位乡村长者,围着火炉夜话,这是很久以前梦寐以求的场景。现在这已不是梦境,多次出现在我的下村札记场景之中。场景与梦景不同的是,不是冬夜,不需火炉,十多人团团围绕茶几,天南海北的扯谈。
今夜的主题是,问计乡村卫生。
19:30,吃过晚饭,我、周、罗,乡群众服务站鄢、黎,大学生村官吉,不用支书马的引导,轻车熟路,我们从陈家桥步行来到宋玉村村民胡忠家。远远就看到胡家灯火辉煌,大门敞开。进到胡家,十来个村民已经齐齐坐在客厅恭候我们。乡村夜话的形式并不陌生,我在宋玉村已进行了好几次,前几次文化类居多,这次不同,话题焦点是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这也是全县第二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强服务、促和谐”主题实践集中活动月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民对精神和环境的要求自然逐步提高。而农村环境状况堪忧,水体全面污染、白色垃圾遍布,土壤结构破坏,空气质量下降,凡此种种,已经很难恢复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这是经济发展,化肥、农药普遍使用等因素带来的后果。加上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乱扔、乱丢垃圾的习惯,一下子要彻底改善,难度可想而之。
支书马打过开场白之后,我一一介绍了乡群众服务站参加夜话的各位同事,便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围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问计大家,随便谈,不必遣词造句,毋需咬文嚼字,想到哪说到哪,不要让说话成为大家的负担。参加夜话的农民朋友有不同层面的代表,有老村干部,有党员组长,有小学老师,有企业代表,还有普通村民。年龄最大的有八十三岁,最小二十多岁。听说搞夜话,正在我乡采访水利秋冬修的两位县电视台记者要求加入,在我们夜话刚刚开始时刚好赶到,整个参加夜话的人员共约二十人,把胡家客厅装得满满的,话闸一打开,村民发言很踊跃,气氛有着说不出的和谐和热烈。
有八位村民发言,围绕农村环境卫生意识和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几十条意见和建议。老村干欧应用结合宋玉村过去现在对比,应该把重点放在促进群众卫生意识和建立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制上;老党员张兴田提议开展星级卫生农户评选和村民小组卫生评比排队;村保洁员谭从重在教育和贵在坚持两个方面说了一些好的点子;农民作家马宗仁结合宋玉村历史人文谈了一些思路;村民李提出农村环境卫生从领导做起,等等。夜话持续到22:00,大家似乎意犹未尽。我和大家一一握手话别,在胡家门前的晒场上,大家依依不舍,有几位村民执意让我们先走。
这次夜话让我最大的感受是,村民对党和政府始终保持着一种朴素感情。我们在网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负面帖,仇官、仇富、仇警扭曲心理大量存在,毕竟那只是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在广袤的农村,在农民心目中,一直对党和政府抱着朴素的感情,这种感情包括感激、感恩、感动。党的惠农政策好,给种粮农民发补贴;农民保障机制好,新农保、新农合让农民养老和就医无后顾之忧;农村环境在改善,交通、水利、国土等投入逐年加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清洁环境卫生工程又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等等,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我们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时,这种感激、感恩、感动就会不自觉流露出来。所以,在我们主动和他们征求意见时,他们便会自觉捧出心窝里的话来,主动地献言献策。
夜已经深沉,在返程车上,我还没有从夜话中走出来。我在想,这种夜话形式,我还要继续组织。
2012年10月11日夜

(夜话一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