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村札记:我在宋玉驻村的日子(六)

(2012-04-01 23:38:38)
标签:

走村串户

说话的云

杂谈

分类: 今日故事

      下村札记:我在宋玉驻村的日子(六)

 

                                    走村串户

 

    我理解这次进村入户主要的目的是和农民交朋友,更加融洽干群之间的鱼水亲情。把访民情、大交友摆在第一位,证明各级非常重视这种鱼水亲情。说实在的,现在,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对国家对集体都心存感激。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在农民那里都免收了,不仅免收,还给种粮农户发补贴,这是亘古未有的深刻变化。稍稍勤劳的农民,一年都可以在土地上创造收益。除了天灾人祸、大病、自然灾害,再就只有弱智、残疾或者懒惰才会让当今的农民致贫。所以,现在农村大多数农民已经走过温饱,正在向小康飞奔。

 

    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走几户农民,问候一下情况,宣传一些法规政策,递上一张联系卡片。看到村民纯朴的笑脸,我的内心就会感觉很充实。行走在刚刚播种的早稻田之间,闻到来自泥土的芳香,你就会在内心深处泛起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远处的油菜花开得正妍,南风不停将花香送进你的五脏六腑,你不得不心旷神怡起来。这种走村串户让人回忆起童年,回忆起青春,回忆起美好,你就会不自觉地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在董家组走访的时候,太阳正要下山,红红的太阳有箩筐那么大,挂在西天上,象一幅油画。每到一户,户主都会热情递来热茶和香烟。有三户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户姓刘,妻子儿子三口人,喂了两头母猪,种了五亩甘蔗,还栽了二十亩稻田,一年的净收入七万多元。三间二层楼房,装修得比城里人还讲究,屋内陈设新颖,纤尘不染。我、周、罗外加支书马、村会计胡一行到来时,他正用农用三轮车从地里拉甘蔗回来,准备明早去集市销售。我问他一亩甘蔗可以卖多少钱,他说可以卖一万多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的内心升腾起敬意。我想起一句话:劳动创造美。

 

    一户姓董,妻子儿女四口人,种了三十亩地,修了二间二层楼房和三间小屋。房子也修得大气,装修比较时尚。让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他不是泥瓦匠,整个家里的房子竟然是他和老婆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据说修了三四年。农村里居然会有这样的奇才,不得不让我佩服。

 

    一户姓陈,丈夫女儿四口人,房子有三间二层,但屋内没有装修,预制板可见,家俱简陋,没有时尚用品。一问才知道丈夫生了重症肝炎,正在市里住院。丈夫原本勤快,无奈生病,房子没有完工,住院反倒欠下上万元新债。

 

    ……

 

    这就是民情,这就是现实,但绝不是过去电影里反映的那种落后和贫困。新时期的农村正在逐渐告别简陋和肮脏,正在过度到比城里人毫不逊色时尚生活。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弱势群体生活还相当困苦,各种保障机制的建立,医疗、养老、最低生活给予保障,将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

 

    走访也会因为要处理其他事物而中断,但只要一忙完,我就会见缝插针赶回村里继续走访。这种走村串户的工作我乐意,让我返朴归真,让我悠然见南山。

 

    回住所时夜正深,明月挂在西天。我坐在村会计摩托车后,夜风抚动我的头发,我在乡间小路上驰骋,感觉像小鸟一样在飞。

 

 

                             3月31日午夜于宋玉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