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村札记:我在宋玉驻村的日子(二)

(2012-03-24 11:28:28)
标签:

宋玉村

驻村

说话的云

杂谈

分类: 今日故事

                     下村札记:我在宋玉驻村的日子(二)

                               走访马宗仁

 

    一夜无梦。清早醒来,昨夜细雨不再,太阳出来,天气和心情一起晴朗。睡住二楼后间,很安静。不时传来邻居呼猫唤狗,时而还有小孩啼叫,间或鹊鸟嘻闹枝头,这就是农家,这就是田园,当年渊明老兄留恋的桃源生活亦不过如此而已。我打开门窗换气,洗漱之后下楼。周、罗二人正在厨房帮厨,说是帮厨,不过是最简单的下面,早餐是光头面。周副队长很风趣地说,以后做早餐的工作全包了。呵,主动请缨,精神可圈可点。主人家的腌菜很好,就着腌菜吃面是一种享受。

 

    走出房间,豁然开朗,太阳像一支强心剂,喜悦了我的视线。想想也是,自从春节以来,太阳一直欲抱琵琶,少有出面,今天的这个艳阳天应该是第二个,最多不超过第三个。如此明亮,如此有视觉冲撞效果的晴天绝对是第一个。一行四人,支书马、我、周和罗,行走在田园田埂之上,呼吸早春微寒空气,感觉有说不出的清爽。今天的任务是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情况除了在村部查看资料之外,重点应该放在走访上。

 

    第一家就是今年83岁的老汉马宗仁。一踏上这个三间平房的禾场,马宗仁就放下手中的碗筷赶紧迎了出来。马显清介绍,这是他自小就仰慕的农民作家,我的眼睛便立刻放出光来。马老高小文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公安局做过特派员,然后回乡务农,没有加入过任何文艺协会。马老有六个孩子,除一个儿子有自闭症外,都已成家。俩老带着这个四十多岁的儿子,家境并不太好。这个精神矍烁的老人,在如此寒门,在如此高龄,居然不离不弃执着文学,我的心里瞬间便充满崇敬。

 

 

    在马宗仁老伴递来茶水的当口,马宗仁提出一个在北京参加过颁奖大会的纪念提包,摆放在了我们的面前,里面装的是一大堆作品和获奖证书。作品有发表成铅字的,也还有正在创作的手稿。马老的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其中有两篇获首届和第二届《小说选刊》全国小说笔会三等奖,有一篇获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征文小说类优秀奖。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马老的获奖小说《鸽子还巢》、《俏水》,还有正在创作修改的《脱魔运》,写得都非常精细,赋有浓郁的地方风情。我问了问马老老伴,马老每天都写吗?马老老伴直点头,说,精神好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写一会儿。

 

    我问及马老是不是秉承了宋玉的灵性?马老略有羞涩地说,岂敢相提并论。马老老伴在旁边接话,说宋玉墓修缮后,老汉想去拜祭,一直没有机会。听到马老老伴如是说,我刚好有去宋玉墓的打算,来望城工作虽然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拜祭宋玉,马老有意,岂敢不成全之理?我于是邀请马老同去,马老欣然应允。马老老伴连忙催促马老吃完早餐。

 

    宋玉墓就在邻村看花村,驱车不过十来分钟光景。小山般的宋玉墓就背倚在沙溪河边,右手是沙溪河与峪溪河交汇处,前方是一望无边的稻田。我搀扶着马老下车,来到了墓碑前。马老用手示意,我心领会神地和他并肩而立,非常虔诚地三鞠躬。我没有想到,两千年前的宋玉也没有想到,有两个一老一小的仰慕者,在这个艳阳高照的春天,会不期而遇相会于此,就着春风传递时空语言,享受一顿愉悦的精神大餐。

 

    马老兴趣很浓,拜谒完宋玉后,又相邀我上堤看河。对着冉山和看花山,马老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有关打俏水的趣事。打俏水是有关河流涨跌之后,在沙滩上捕鱼的活计。马老的小说《俏水》里面一定有介绍,只是我看得浮光掠影,找个时间一定把它弄明白。现在,道水河段上建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黄花鱼儿都不能到宋玉墓所在的峪溪河段,打俏水自然早就成了老黄历,只能留在马老的梦里了。

 

    因为还惦记着去佘市桥镇参加另一位83岁老人村级老科协十周年的活动,加上下午还想约谈几名干部,我只好匆匆把马老送回了家。从马老家出来,我转身对支书马显清说,安排一次夜话时间,请马老专门讲宋玉。马书记回答,没问题。

 

    我离开马宗仁家很远回头,马宗仁老汉仍站在大门正中,尚在挥手。

 

 

                           2012年3月23日午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