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线(一)

(2010-12-19 21:21:21)
标签:

红线

原创

说话的云

分类: 短篇小说

          红线(一)

 

 

    最近西瓜村在议论大事,从村头到村尾都在琢磨一条线,红线。那条红线不是月老所牵的那条,也不是西瓜水库抢险的那条,而是画在西瓜村一百多户三百号人心目中的那条。施昌铁路修复线,那个征地拆迁的范围,不有一条红线嘛?这条红线既画在西瓜村的地皮上,也画在西瓜村几百号人的心坎上。打从施昌铁路修复线的消息发出后,西瓜村就没安静过一天,村头巷尾,茶余饭后,村民漫不经心地打堆在禾场、操坪、火坑、厨房……三三两两,毫无重点地议论着那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

 

    村支书莫奈这几天不清静,一天到晚耳濡目染都是打探消息的村民。拆哪些户,经过哪些水田山地,么子时候动工,有没有招工指标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者直接问,或者通过电话问,堆在莫支书面前,码得如同小山一般。莫支书一句话管总,不晓得,统统不晓得。那些小山似的问题像是麻将牌,哗啦啦地倒塌,铺满一地,给西瓜村硬生生地罩起一层神秘。

 

    越是神秘的东西揭开了越不值钱,这条线终于实实在在地出现了。立秋那天,征拆红线公示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纳入拆迁范围的自然欢天喜地,没纳入的,自然垂头丧气。那些从年头盼到年尾,准备借拆迁乔迁新居的,又没纳入拆迁范围的,越想越不对头,比着红线,恨不得硬生生把房子搬进来。说这话也许大伙纳闷,好生生的房子不搬迁不是更好吗?干嘛那么着急地想搬呢?列位有所不知,与铁路就近的,本来第一次没拆迁后悔,大多受够了铁路的苦,再修复线,巴不得早早脱离苦海。再有,现在征地也好,拆迁也罢,国家补偿到位,等于生生地让自己重修新居,不用掏多少本,怎么算也是合算的事情。

 

    莫支书知道这条线一旦确定,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本来老线就有很多遗留问题没解决,打算这次二线建设一并提出来解决,没想到二线虽然是个几边工程(边设计、边拆迁、边建设),投资业主更节省,老线遗留问题一概不管,新线红线铁板一块。各地方政府负责施工环境,确保重点工程如期开工和竣工。莫支书把政策一公示,底下就炸了锅。西瓜村本来就处在一个峡谷地带,老百姓建房的这个地带也是铁路投资最省的线路。铁路和百姓争地,是百姓让着铁路,还是铁路让着百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当然应该是百姓服从重点工程。

 

    榜张出来第二天上午,有五个人向村支书家走去,这五个人各怀心事,目标一致,怎也得纳入这次的拆迁范围。

 

                   二姨

 

    红线居然是规划设计出来的,这个红线咋能这样画?国家应该统一划出一定范围,距铁路五十米或者是一百米,即使二十米范围也可以啊。原来离老线二十米,现在离新线只有十三米,红线还在二米开外,咋就这么背?

 

    老不死的七十了,糖尿病,身体不好,儿子三十岁,在外打工四五年,媳妇还没着落,房子本来就是普通的红砖瓦房,铁路火车震动,弄得七零八落的,谁家女娃来这里活受罪?原指望这次拆迁可以将房子的问题解决。可离这条该死的红线咋就差两米?

 

    找莫书记求求情,看能不能纳入,最好能纳入,如果能纳入,给莫书记当牛做马也值。

 

    不对,莫书记怎么会替咱着想,一不亲二不邻的,有好处不自己得,咋会想到咱这小老百姓?

 

    对了,莫书记家二女淑芬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应该在一条线上,听说她家纳入了拆迁范围。既然她家可以,偶家也应该可以。政策既然那么硬,你做支部书记的可得一碗水端平。不然,你就用推土机从我的身上碾过去,管你是村里重点工程还是国家重点,我豁出去讨回这个公道,让你修不成。

 

    灯不挑不亮,话不说不明。事还宜迟,我这就去找莫书记,偶倒要看看你是咋当这个支部书记的。

 

                   强嫂

 

    强生真不是个男人,拆迁这样的大事还不回家管管,在外赚再多的钱,家里摆着的金锅不端有屁本事。想起他说的话就气人:“国家政策有的自然有,没有的操再多的心事也白搭。”这不屁话,天上掉下来金元宝,你比别人起迟了,还不乖乖让别人捡走了吗?不回来把这事儿搞定,我就和他离婚。狠话是发了,晓得这个背时的会不会当回事。不过,真让我离婚我还不舍得。再有,这两年在外挣了点小钱,说不准在外养了小女人,巴不得甩了我这个二水货。砍头的,他真敢,我杀了他。我想,借十个胆给他,他也不敢。

 

    这事儿真不能小看。这可是机会,可能和不可能的机会各占一半,争取了就有超过一半成功的机会。

 

    如何争取?想不出好的办法。男人大都好色,咱这脸蛋身材还不错,至少比莫支书小十多岁,只要能解决问题,大不了投怀送抱。不行,咋能想到如此丑招,如此丢人的想法都有,真是枉为强嫂啊?小女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应该有骨气,怎么也不能把脸当屁股用。

 

    公示一完就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十日之内拆迁完了的还有五千元奖金。奖金倒是不想,能纳入拆迁范围才是关键。想起现在的房子就来气,虽然是楼房,外面连瓷砖都没贴。邻近铁路,三年前修一线没拆,火车把天花板都震破了。这次修二线,距离更近了,怎么就离红线还差五米。咋住得下去呢?孩子一天天长大,再不挪地方,真会失误他。大事啊,咱家那背时的咋就不快点回来帮我想想辙?

 

    心急喝不得热豆腐,响鼓还得用重槌。我不信这条红线是死的,法律也不外乎人情,何况这条线还不是法律。得找支书摆摆道台替,凭咱这三寸不烂之舌,相信可以摆出个青天白日的。

 

    父母官管啥?不就是老百姓死活?什么是老百姓死活,拆迁就是。你莫支书当这个支书,就有责任和义务帮我把这件事情摆平,否则没完。

 

    老莫,你等着,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当公仆的。(待续)



                新浪杂谈浏览此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土地
后一篇:红线(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