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云
说话的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574
  • 关注人气:1,9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视点】等待农民退休金

(2010-05-10 00:23:23)
标签:

农村养老金

杂谈

分类: 杂谈调侃

                【农民视点】等待农民退休金

 

    偶观察,经济社会越发展,保障机制越健全。广袤的农村虽然暂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但农民拿退休工资不再是梦想。真的不骗你,俺梦里梦外都盼着这一天。

 

    想想也是,城乡差距要缩小,农民养老金的问题应该解决。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城乡一样。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人口规模差不多,一般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虽然没有城镇居民条件优越,但差距不断缩小。农民和居民一样拥有了医疗保障,健康条件普遍得到改善。农民的平均寿命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出现。随着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个三口之家主要成员——夫妇,除了要养育自己的孩子之外,还要负担双方父母甚至祖父母的生活费用。那么说一个独立家庭承担的老人赡养数量至少在四位,有的达到八位甚至更多。城镇居民达到退休年龄后有工资保障,农民没有。城乡差别本来就存在,农民和居民本来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却要承担比城镇居民更多的养老义务。因此,老人问题成为农村不得不重视的社会问题。

 

    所以,国家理应重视农村老人问题。

 

    国务院2009年9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这个政策重在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对于农民来讲无疑是福音。俺这旮旯虽然不是试点,但俺深信,假以时日,必将呼之欲出。想到若干年后,可以象城镇居民一样按月拿退休工资,心里美得真滋润。

  

    这个指导意见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虽然政策还没来俺家,关不表示俺不关心。俺仔细阅读了这个指导意见,感觉与城镇人养老保险相比有差距:

 

    一是缴费标准不高。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可能考虑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标准不高,但是道理浅显,投入少,回报自然低。

 

    二是地方配套难度大。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俺想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这个政策落实难度很大。至于地方政府配套也持怀疑态度。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原因很简单,农民这个群体太庞大了,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数量乘以九亿都是天文数字。市级以上政府财政配套好办,到县级以下财政配套,压力很大。

 

    三是退休待遇较低。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简单推算一下,标准再高,每月的养老金高也不过一百余元。如果满了六十岁的老人个人账户没有余额的,就只有基础养老金可领取。这个标准相对城镇居民退休金就低了好多倍。

 

    标准低是低了一点,但是退休后有钱拿是不争的事实,再说农村生活标准相对来讲比城市还是低很多。

 

    但愿试点功,但愿如愿以偿。

 

    俺算了算,不到2030年,偶就可以拿到第一个月的农民退休金。开心不?开心!到时一定请客。

 

                                     由此去论坛浏览此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