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观赏风景,这不是我的独好,大凡有思想的人没有不喜欢观赏风景的。对于风景的喜好都有,只是程度不一,有的偏执一些,有的淡然一点。不管怎样,风景是人生的动力和源泉。
说这话有点武断,有人会问,未必风景和人生扯得上关系?
通常所说的所谓风景,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景物、景感和条件则是构成风景的三类基本要素。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有效的风景素材。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映,是人对景物的体察、鉴别和感受能力。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心理等等。条件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缘因手段,是赏景主体与风景客体所构成的特殊关系。包括了个人、时间、地点、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种条件等。
唐代张籍在《送李司空赴镇襄阳》诗:“襄阳由来风景好,重与江山作主人。”诗里言及的风景就是通常意义所称的风景。通常意义的风景从表面来看,真的很难和人生搭上关系。但仔细分析,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与有思想的人关联在一起,就不能不与人生相关了。
我所理解的风景,有主、客观两种,一种是客观的,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眼、耳、鼻、手、足等可以感观的景象;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的大脑中,记忆或者幻想的图腾。不管是哪一种,脱离了人都不能称之为风景。没有人发现,没有人融入,或者没有人感觉,这种风景存在与否意义都不大。风景与人的心情关联,心情好坏,风景带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风景也能影响人的心情,愉悦的风景带给人的心情是积极和乐观的。如此说来,风景便与人生联系紧密了。
人其实每天都生活风景之中。风景是人的“色”。“食色,性也。”脱离了人,风景不能称之为风景。画龙点睛,人才是风景之中的的焦点。在一个沉闷的空间呆久了,渴望呼吸一下大自然空气,少不了去风景名胜散心,你发现在风景的陶冶之后,对生活会更有激情。一位漂亮的姑娘或者一位英俊的男士走在大街上,是一道风景,装入脑海之中,很久不能忘怀,成为思虑中最温柔的部分。也许成为接触、了解她或者他的动力。这风景就成为了获得爱情的原动力。一座房子很温馨舒适,建筑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喜欢它,希望拥有它,通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景。至于官场、商场甚至舞台都是风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融入其间,有的不惜撞得头破血流。凡此种种,不难证明,风景才是人生的动力和源泉。
我认识了你,你便成为我的风景,我也成为了你的风景。
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渴望欣赏,渴望被欣赏;渴望融入,渴望被融入。人其实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追赶风景,从一个景区到到另一个景区;人其实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改变风景,从一道风景线变成另一道风景线。风景与人的关联太深了,诱惑着人走,牵着人走,赶着人走,成为生长的力量和源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