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之水和沈从文(才女花园推荐,草根名博选载)

(2009-08-10 16:06:16)
标签:

文学原创

湘西之水

沈从文

说话的云

分类: 矜漍散文

                        湘西之水和沈从文(才女花园推荐,草根名博选载)

 

    其实,湘西就在我的身边,一抬手就可以触摸到她的灵魂。所以,有几次出游,我都毫不迟疑选择去湘西,这次也一样。五天前,我去了一趟湘西,算算应是第三次深入湘西腹地了。因公也好,于私也罢。这趟湘西之旅,让我更加深了对湘西的喜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让人持重,水让人轻盈,山水合一,才是完美的风景。湘西最初给人的误会是粗犷,大气。因为湘西多山,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过去还盛产土匪,所以给人的感觉山美于水,豪放多于婉约。其实不然,水亦不逊色。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三湘四水”是湖南地理特征的概括,与湘西无不关联。大家不太熟悉的“三湘”指潇湘、蒸湘、沅湘,“沅湘”之说中的沅水在湘西有10公里流程;“四水”之中有“两水”即澧水、沅水都源起或者途经湘西。有心深入其间,你会发现,湘西同样具备江南水乡灵秀的特质。

 

    如果说前两次重在领略湘西山之韵味的话,那么,这次则重在体味湘西的水之风情了。凤凰、花垣两县的沱江、清水两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次似乎是为看这两条河而去的。记得四年前来过一次凤凰,那次来可以说是浮光掠影,初次来凤凰的喜悦引诱我一下子把凤凰琢磨个透。所谓欲速则不达,都到了,结果呢,只不过是到此一游,理性思考的东西在大脑中留得少一些。有诗为证:

 

          游凤凰古城(七古)

      

      山笼雾雨水生烟,翩跹歌舞扣心弦。

      苗岭处处生奇景,地灵人杰有渊源。

      清清一曲沱江水,红红满地彩石砖。

      吊脚楼台晚唱起,南城烽火早不燃。

      黄丝桥指奇梁洞,矮寨路盘入九天。

      海市蜃楼莫能比,鬼斧神工画中看。

      从文笔下多情种,边城渡船勤往返。

      梦中难定乾坤计,希龄心事不自然。

      细溯山家多少事,流水无声花正鲜。

      踌躇苦恨归程短,耐看凤凰兴未阑。

 

    既然是有侧重,那就乐水吧。湘西有水,从山中来,流入沱江,流入清水河,正是这些水构成了湘西的血脉,通达到海,流经每个湘西人的心坎上。沈从文可谓湘西极俱代表的人物。瑞典皇家学院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瞩目中国作家,在议及的几位中国作家中,沈从文被认为“最强有力的候选人”。可惜他没有等到这些未及的荣誉,就已过世。但他的作品生生世世在影响着我们。在沈从文故居前,我徘徊了好一阵子,我思索,莫非是沱江的水滋润了沈从文的慧根?

 

    从沈从文故居出来慢步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可以抵达沱江。在沱江泛舟,可以观瞻吊脚楼的风情,聆听土家族的山歌,可以用清澈的河水洗涤尘世的风尘。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看远山,看静水,倾听自然与人的对话,想象七八十年前沱江风尘女子在河边浣衣的景致。把手不经意放入江中,清澈的江水让你打个激灵,你会很容易在手中触摸到一条沱江的水草。我开玩笑地问年轻的女导游,你知道康河的水草吗?她自然摇头,我说康河的水草是从沱江进口的。导游自然不会联想到徐志摩的诗歌,我也不必解释。沱江之水的意境比过康河清冽,比过康河浪漫。不知道徐志摩有没有来过凤凰,不管来没来,我这样比较,想必他也不会有太多意见。

 

    沱江滋养了沈从文,清水河则丰满了沈从文。茶峒镇于1988年更名为边城镇,这个小镇似乎并未全面对外开放。准确地讲,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镇。包括后来长篇小说《长河》等作品也同样可以看到这个小镇的影子。小镇不大,一条河联系三个省,川、黔、湘鼎立,你一脚下去,踏着三省的土地。这条河肯定最终经过沅水进入洞庭湖。沈从文曾在土著部队中服过役,应该就是在这个当时三不管的地方。乱世多难,见多了血腥的沈从文,对这条河又爱又恨,倾注了太多感慨。写出《边城》这样不朽的作品,正是他借这条河及河边的狗、老人与女子,构筑发泄不满,又立图重塑信心和勇气的平台。日本作家山宝静说过:“看起来很平静的笔底下,恐怕隐藏着对现代文明的尖锐的批判和抗议——至少也怀嫌恶之感。”

 

    我喜欢湘西,不仅仅为沈从文这个人,更多的原因是他的文字带给的思考。沈从文只不过高小文化,却最终走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并成为蜚声中外的乡土作家,正是因为湘西这方神奇的山水给予了他智慧和力量。

 

    1988年,沈老临终时,还在侧耳聆听。你知道,他在听什么?他在听来自沱江,不止,还有来自清水河哗哗流淌的水声……

 

          湘西之水和沈从文(才女花园推荐,草根名博选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