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5岁,正在读高一。读高中以后,儿子常常不听父母的话,一直站在父母的对立面。他母亲简直把他当上帝,在学校专门租了房子照顾他。每天嘘寒问暖,生怕冻了他,饿了他。而儿子似乎不并不领情,对妈妈爱理不理。有时,问到脸上也不吭一声。他妈妈发火了,冲着他发脾气,他就当面顶撞。虽然儿子没有还手,但有两次摔了家里东西。
特别是今晚,竟然又摔了家里的电视遥控器。这让做父亲的我很气愤。冲下楼后,甩了他一耳光。并色厉内荏地警告他:“再摔东西,打断你一条腿!”
儿子自从懂事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他。偶尔犯点小错,也不过苦口婆心地劝劝,效果不是太好。由此,我想到一条古训:棍棍棒棒出好人。
记得12岁那年夏天,我和妹妹在田里搞“双抢”,我们一前一后插秧。不知道什么原因争吵起来,后来发生扭打。一向温和的父亲,那天怒气冲天,抡着担秧的扁担劈头盖脸向我打来,我边叫边躲。这场面吓坏了一家人,大家都向爸爸求情。其实真正落在我身上的没有几下,父亲只不过表面虚张声势而已。那次挨打击以后,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但那次的事对我触动很大,以至于让我重新认识了父亲的严厉。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能够懂事,长大成人,也许得益于父亲那次暴打。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不需要象我们那个时代为生计奔波。也许正因为物质条件的优越,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劳动教育的机会。这让我很忧虑和担心。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自私自利和贪图享乐似乎成了时代特征。传统的美德在孩子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会沦丧?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总是称不能体罚和打骂,究竟是对还是错?我看是错。儿看极小,矫枉才能过正。
古训有道理,对待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你认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