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洞庭听风 欢迎进入现代文艺圈
世界上有两个人,男人和女人。当男人和女人结合在一起后,就组成了家庭,生下孩子后,父亲的角色就成了男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父亲在承担诸多的社会责任之后,在家庭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在父母面前是孝顺儿子,在妻子面前是伟岸丈夫,在子女面前是尊敬爸爸。要扮演好这样一个角色,很不容易。成功的男人,不一定是成功的父亲。当父亲努力和认真地去诠释“父亲”这两个字眼时,除了感觉责任之外,更多的是尴尬或者无奈。
父亲的角色扮演得好坏,关乎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多的父亲,却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自己处在一个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现实中,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尴尬不胜枚举。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单位宿舍楼里有一对父子,俩人的关系就发展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父母对儿子自小骄生惯养,一些坏毛病也不去纠正。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社会混,经常向父母伸手要钱。有一天,竟然用刀子逼着母亲脖子要钱,父亲发怒了,命令儿子跪下。儿子不仅不听,反而对拟动手打儿子的父亲坚决反击,甚至让父亲下跪。还有一个例子,我在机关工作时,有一个正处级干部,他的工作政绩无可厚非。长期在台上做报告,头头是道,却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屡屡失败。儿子不仅不听他的话,有时公然对抗。记得他的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发怒了,提着不听话的儿子就往机关院子的池塘里扔,差点淹死。后来,儿子慢慢长大了,喝酒、抽烟、打牌,所有成年人的嗜好他都学会了,并且有瘾。不止这样,还学会了吸毒。父亲很恼火,斩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的儿子就假借父亲的名义,去父亲的下属单位借钱。下属碍于他父亲的面子,不得不借。但后来父亲知道了,严厉批评下属,再也没有人给他的儿子借钱了,他的儿子只好去偷。这个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忍痛送他的儿子去劳教。
严父慈母,这句古话,让父亲多了一些威严,少了一些慈祥。父亲更多的时候在家庭是扮演铁面包公的角色,父子之间交流比母子之间或者朋友之间相对少一些。有时候父亲想刻意为孩子做点什么,孩子却并不买账。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儿子天然的叛逆有时候让父亲手足无措。电视连续剧《我们的父亲》中那个农民父亲总是想为儿女们多做一些事,结果,适得其反,总是出错,甚至弄巧反拙。他还是乐此不彼地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电影《千里走单骑》里的日本父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拍摄在中国偏远山村也少见的傩戏,直至不惜给人下跪,为的是完成儿子的心愿。其实,他的儿子并不看重,只不过是随口说的一句话。他与儿子关系并未见好,他的儿子甚至拒绝与他见面。
每个人都是从孩子的角色演变到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感同身受地是青春期的教育至关重要。父亲往往忽视这个期间对孩子的关心,以至于自然形成隔膜。在孩子12至17岁期间,正是父亲事业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当父亲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后,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注视孩子,关爱孩子。这时候,生理和精神的变化往往让孩子失去辨别能力而发生偏差。父亲的不闻不问,自然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而筑起一道心灵的篱笆,造成身心压抑。不用说别人,单说我自己。儿子今年15岁,初三,正值中考关键。儿子的勤学一直让我放心,少有去关心他。可是有一天,妻子突然惊恐地告诉我,孩子在学校和女生递纸条,有早恋迹象。这下我和妻子都慌了神,这还了得,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和妻子商量了很久,甚至求教了网络上不少朋友,好象除了找他亲自谈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事先思考了很久,设计谈话内容,重点是如何由浅至深解剖早恋的危害,根除他思想领域里贻误人生的早恋糊涂认识。等儿子段考结束后,我在儿子下晚自习回家后的一个夜晚,郑重走进他的卧室,给儿子谈话。谁知,还没有说到早恋的正题,儿子就告诉我,你别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早恋吗?我早过去了,你放心,我现在正全身心准备中考。看到儿子略有自责的神情,我只得作罢。事实证明,儿子并没有陷进早恋之中去,或者说陷得不够深。在同一年级600多名学子之中,随后两次考试总分排名,儿子排在班上第一,年级前几名位置。且不用中考,列为了重点中学的保送对象之列。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出现这一次尴尬谈话事出有因。自从儿子上了初中之后,我和儿子之间交流很少,有时一周也难得碰面一次。不走进儿子的内心,如何引导他走出情感的迷茫?
父子之际间出现尴尬关系,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这种尴尬很普遍,程度不一,形式不一,内容不一,客观存在,只是少有人提及。出现这种情况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必然结果。有人说:孩子是父亲生命里的全部意义,但父亲不可能是孩子生命里的全部意义。父子之间的不相容就显得必然。孩子在逐渐长大过程中,慢慢地从被呵护,到呵护人;从被管教,到管教人;从被统治,到统治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出现情绪和心理变化,自立精神和反抗精神不断唤醒,和父亲之间难以和谐的地方就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晚上睡觉前孩子眼里的父亲,在第二天起床后可能就有了变化。如果父亲能多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相处、磨合和适应,这种尴尬就会不断减少甚至消亡。
父亲,是一个尴尬的角色,尴尬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和努力地去承担父亲的责任,再尴尬的角色也能演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