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哲学对谈时第一个听众发言的那位经济学学生

(2014-06-03 20:16:32)
标签:

佛学

       5月21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由郁振华教授主持的李泽厚先生与陈嘉映教授、杨国荣教授、童世骏教授关于“何为哲学”对话中,学生发言中有一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好像是第一个发言的,李泽厚先生说他的发言很好!遗憾的是忘记表扬他了!我们都与李先生有同感。

      我不知道这位同学能否看到我的博客?是否知道李先生和我们对他意见的赞赏?

    

 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他的发言:

学生A:感谢各位老师,我不是学哲学的,而是学经济学的,很世俗的一个学科。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我觉得当我们提出什么是哲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陷入了科学的逻辑怪圈,就是我要有一个概念来统摄哲学这个东西。我在想说为什么古希腊人叫philosophy,即爱智慧,我觉得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追求的过程。如果我们要用一个确定性的概念、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去统摄哲学,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已经陷入了困境当中。我觉得哲学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有的,但为什么有些人是哲学家呢?那是因为他会反思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可以怎样用其他的方式活着,等等。所以我想说一个人可以成为哲学家,是因为他每一天都可以去反思自己的生活。那刚才有一位老师讲到哲学是对规范性的研究,但是每一个学科都包含对规范性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观念来讲说,它是不是在创造行业的壁垒,就是让很少的一部分人进去从而从那里面获取相应的利益,所以我在想古代或者古希腊没有人说我是哲学家,只有在现代有职业的分工,然后大家才分门别类,说他是哲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我在想说这是不是有经济的利益动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只要你愿意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你的人生,那我们都是哲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