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古镇星罗棋布,屈指数来不下十余。西塘,最适合那些探询古旧生活的行者。
在西塘,外来者会忘记旅游者的身份,是一种身与心的融入。十足的体验,而不是一般的浏览。走进西塘的人,都不由自主去触摸并体验古旧生活气息。真正的行者心甘情愿融入其中。

西塘,地处浙、沪、苏交界处,发达的交通丝毫不影响这里的宁静、安逸和绵延的乡俗。

西塘,很少刻意,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一览无余。当局和旅游开发公司无需也无力添加什么,原住民是西塘的主人。

西塘,不事粉饰,不事雕琢,不事装扮。以我行我素、素面朝天的形象,特立独行在那些以旧包新、东施效颦、求名逐利的古镇群中。

去西塘,是一定要住下来,才能领略那种味道的。在嘉兴办完公务,当地同行帮忙在网上选定一家客栈,订妥床位。周末、周日床位是很紧张的。虽说不如宾馆,但价格公道,一般在60-100元不等,雕花木大床、电视、电脑、卫浴齐全。镇上几乎所有原住民家都腾出三两间房接待外来客,客栈取名都很有意思。

住的这家叫“枕河人家”,有意思吧。

夜色中进镇,由客栈主人领路,免去了许多周折。晚6时后、早8时前,进镇可以逃过门票。门票100元每人。
镇上的房子都是经历风雨的,飘摇不倒,木结构,两层居多,板壁不隔音。老房最少私密性,一人上狭窄的木梯,整幢小楼里的人都会惊动。房间小,老式木大床占了一半的面积。年久的大床,坐上去稍微挪动便发出“吱吱”的声响。在客栈过夜,最难忘的是来自邻居的无意的打扰。夜未深,先是后间的住客发出响彻云霄的呼噜声,然后是住楼下的一对男女放肆的戏闹声。

天未亮,镇上鸡鸣千呼百应,狗吠此起彼伏,猫咪丝痒挠心。
镇上人普遍早起。7时不到,茶室、麻将馆已经人满为患了。喝茶的多为老年人,还喜欢把桌搬到马路上。麻将馆吆五喝六声直传小街。
要是想吃早点,随便在路边桌旁坐下,便有热情招待。倘若想吃对面或隔壁店铺的食物,只要叫一声,便有送过来的。甚至有店主介绍邻街的名吃、名点,同行中有想吃猪蹄,居然一会儿就送到桌上。都说商家是敌,在西塘却是友人一般。店主说的直白:都在一个镇上住着,生意大家做,互相帮忙嚒。

西塘桥多,街和巷极窄,没有车,全靠双脚走路。著名的长廊是镇的主干道,“烟雨长廊”名字够诗情画意的。只要记住长廊的走向,就不会迷路。河是镇的血脉,一切的洗刷都河里了,有洗菜的、洗衣的,也有洗马桶的。船是镇上载客、载物的工具,观光的功能占去了大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