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照片中蜿蜒流淌的是图门江,目前为中国、俄罗斯与朝鲜的分界线,图门江由西北
向东南流向日本海。照片中跨越图门江的大桥是俄罗斯通向朝鲜的铁路通道。中国的土地
被压缩在图门江东北侧、俄朝铁路线以西,日本海近在咫尺只有眺望的份。16世纪后期至
19世纪,沙俄连续蚕食,造成了这种状况。

昨日,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说朝鲜和俄罗斯开始对17公里的豆满江(中国称图们江)边界进行再划分工作。恰好,博主上周刚从珲春访问归来,亲眼目睹,感慨万千。

翻开地图,在中国版图东北端形似鸡嘴的地方,是吉林的珲春。珲春市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来到珲春防川口岸这个鸡鸣三国之地。隔图门江与朝鲜相望,“土字碑”以外就是俄罗斯的土地了。攀上中国边防了望台,放眼望去,唉,那曾经是中国的土地啊!
从16世纪后期开始,沙俄东征,占领西伯利亚和远东。17世纪中叶,沙俄越过外兴安岭,
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著名的“雅克萨”之役后,1689年9月中俄签《尼布楚条约》。规定: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
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
1858年5月签订《中俄瑷辉条约》 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割让给沙皇俄国。同时还规定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中俄共管。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遭洗劫一空,沙俄借“调停”之机逼迫清政府签
订《中俄北京条约》,把《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
中国领土强行割占。其中东部边界规定为: 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
岸口,其东属俄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
防川边境,管得很严,关卡一道又一道,铁丝网阻挡了许多通道。
边防尽管严,却被开发成了景点,进卡要收费。想走得更远一点,也就是到“土字碑”这端,得另外加钱。当然,特许的车辆就免费进出了。

虽然是景点,边防战士可是警惕性很高,不该触摸的设施,不该到达的地方,自然有战士前来阻止。在中国一方,五星红旗鲜艳而夺目,只是铁丝网时时提醒游人,这可不是个可以自由走动的地方。威严这个词用在这儿是再贴切不过了。

清朝政府是屈辱的,最好的河口土地被人家拿走。放眼望去,思绪万千,最大的感受是憋屈。

南边是朝鲜,一片荒凉。

北边是俄罗斯,别墅散落,是个安逸的小镇。

小商贩会做生意,在中国一侧开家俄、朝小纪念品商店,专门供应游客,琳琅满目,很吸引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