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者如何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
(2010-06-23 08:29:14)
标签:
黄维仁离婚情感人际关系 |
别让“人际关系”成为“赤字”
以下有一个简单实用的心理学理论,称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这个理论是以一个公式来解释人际关系:“利润等于报酬减去代价”。我以世界名著《飘》(Gonewith the wind里面的人物为例,来说明这种关系。女主角郝思嘉美艳动人,这算是她给男性的“报酬”。然而,她因从小受宠,任性骄纵,而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别人崇拜她,这是别人与她交往时,所要付出的“代价”。为了与她维持关系,别人必须讨好她,并且肯吃亏。她的丈夫为她付上了很大的“代价”,然而从她所得的“报酬”却愈来愈少,终于有一天,这个关系中的“利润”成为“赤字”,对他不再有吸引力,他们的婚姻也就无法再维持下去了。
反观书中的另一个角色——美兰妮,她是位仁慈的女性,平日很少抱怨,不轻易把自己的问题推托到别人身上,因而与她相处,不需付什么“代价”。同时,与她在一起如沐春风,因为她能发掘周围每个不完美的人身上的优点,帮助别人喜欢、接受自己。这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大的报酬。由于美兰妮能不求回报地爱别人,结果人人都爱她;每个人与她所建立的关系,只会愈来愈深,而不会中断。
我希望离婚的朋友,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能注意社会交换理论的原则。与人交往时,避免自怜和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希望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各种手段要求别人安慰自己、讨好自己或崇拜自己。换句话说,不要让别人必须花很大的“代价”与你相处,而要学习把快乐带给别人,提高奖赏他人的能力。
要使别人快乐并不困难,最大的秘诀是不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去欣赏别人,发掘他们的优点;学习多倾听,体贴别人的需要。此外,试着给别人机会,让他们展示最拿手的技艺(例如烹饪、照相等),帮助别人建立自尊。同时,可以鼓励别人分享他们最有兴趣的话题,或传授他们最擅长的学问、技能。此举不但能帮助别人觉得自我有价值,也使自己增广见闻。
建立初步关系后,当别人对你有兴趣、想多了解你时,便是自我表白的适当时机。有施、有受,就逐渐形成健全的关系(注:只能施而不能受,是许多中国人的通病。矫枉过正,施而不受,等于拒他人于自己的心门外,阻碍双向关系的建立)。
最后,当我们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时,要注意到,交换理论主要是帮助我们省察自己给别人的报偿,是否胜于他们所付的代价,而不是用来斤斤计较别人欠了自己多少情分。是出自爱心,帮助别人发现他们的优点,带给别人快乐,而不是期望别人的回报。如此与人交往时,我们才能保持平静快乐的心,不会患得患失。如果能只问耕耘,而不期望别人的回报,我们必将从人际交往之中,得到出人意料的平安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