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婚一定对子女有害吗?

(2010-05-18 08:44:53)
标签:

黄维仁

离婚

情感

亲子关系

辅导

自我成长

社会中一般人都相信,离婚对子女身心的发展绝对有害。在我们轻易接受上述一般人都信以为真的结论之前,让我们客观地来看看辅导学者对这个问题所做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离婚对子女是否有害”,仍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综观北美到2002年为止,对离婚子女的实证(Empirical)研究,心理学家华勒丝汀(JudithWallerstein)与马薇思·哈瑟林顿(E.Mavis Hethering-ton)的研究被公认是最具权威的。这两位学者抱着极为严谨的态度,耗尽心力,对离婚子女做长期追踪的实证研究。

华勒丝汀(2000 1989 1980)自1971年就开始针对上百位离婚子女做详尽而深入的心理访谈,她持续追踪长达25年,看着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对他们每人的身心发展有极为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二十多年来,华勒丝汀累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临床资料,大约每过十年,她就提出一份综合报告,让学术界、治疗者,甚至整个社会对离婚子女的心态、挣扎或需求有多一些了解。她在2000年出版的书“TheUnexpected Legacy of Divprce:A 25 Year Landmark Study”,涵盖了她25年来研究成果的精华。

华勒丝汀发现,不管离婚在北美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周围有多少同学的父母也离了婚,这些受离婚波及的子女都难免自问:“为何这事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何一点也不考虑到我的痛苦?芽”这些孩子比其他小孩寂寞、绝望,觉得缺乏爱与保护,他们心中愤怒,却为了怕惹父母伤心或生气,而把这些感觉藏起来,导致长大后心中累积了许多愤怒。

这些接受长期追踪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的特征。①对亲密关系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比常人更敏感,特别怕被人排斥、背叛或抛弃。②较缺乏承受失落的能力。在事业或人际上受挫、失败时,特别容易受伤。其他的心理影响包括缺乏自信,担心自己不够男(女)性化。而许多相貌、条件都非常出色,但父母离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象而“下嫁”条件比她们差很多的配偶,婚后的生活也相当不理想。此外,她发现离婚子女也较缺乏成就动机,有较高的酗酒、吸毒与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生小孩,惟恐将来子女会遭受像自己一样痛苦的命运。

离婚子女对冲突特别敏感,“心里怕怕”的现象也在其他实证研究中得到证实,例如:Amato and Keith?1991?对92个不同的研究报告做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离婚子女平均在社会与心理的适应上,的确比常人有更多的挣扎。

这样说来,是否父母一旦离婚,子女绝对会受害,一辈子没救了呢?芽答案并不一定如此。哈瑟林顿博士研究了将近1400个离婚家庭与其中大约2500名离婚子女,虽然她没像华勒丝汀对离婚子女做那么深入的面谈与了解,然而她对其中一些个案,也追踪了将近30年。她虽然没像华勒丝汀对每一个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但她样本的“量”却远远超过华勒丝汀。哈瑟林顿研究的着眼点与华勒丝汀不太一样,研究结果也大相径庭。

哈瑟林顿(2002)在她刚出版的新书“For Better For Worse:Divorce Reconsidered”中指出:对75%至80%的子女而言,父母离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性的伤害。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子女在父母离婚两年后,都适应了,走上康复之路。她进而指出,对某些子女而言,与其让他们留在父母经常冲突,充满烽火的家中,还不如让他们在单亲的爱中长大,心理发展会更健全些。

除了哈瑟林顿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离婚前家庭的气氛比离婚这件事本身,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更不良的影响(HennessyRichardsBerk1978)。除非父母双方愿意努力改善婚姻关系,并寻求专业辅导,要不然为了子女而勉强在一起,让子女一直在父母明争暗斗的夹缝中求生存,对子女不见得有好处。有位学者指出(A.Goeting1981):“离婚能帮助子女从紧张而痛苦的家庭状况中得到解脱。”另一位学者J.Bernard1981)则指出:“离婚能促使子女成熟,对婚姻抱持较实际的态度,较不会用童话式的幻想过度美化婚姻。”

到现在为止,“离婚会造成心理疾病与子女犯罪”这个假设,仍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支持。柏纳J.Bernmd1981)在《离婚的“神话”》一文中,强烈反驳上述假设。

 

预期心理造成偏差行为

的确,在少年罪犯和精神病患当中,有不少人的父母离婚。然而,我们却没有证据断言,离婚就是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因。有许多父母离异的子女,长大后身心健全的程度,绝不逊于常人。以华勒丝汀与以哈瑟林顿为首的两群研究结论,看似矛盾却各有其道理。我认为另一群知名学者Booth与Amato1998)历时15年,在全美追踪了471位个案,可以为上述两派的矛盾提供不错的解释,离婚发生在高冲突婚姻时(例如有家庭暴力或白热化争执),对子女可以有“两害权其轻”的好处。他们的研究也指出,在美国大约有2/3的离婚是发生在值得被努力挽救的低冲突婚姻(夫妻并非水火不容,只是彼此厌烦,不再有爱的感觉)。

我个人觉得,离婚是件不幸的事,不到绝对必要(病入膏盲,无可挽回,例如婚姻暴力,或天天活在恐惧之中)时,不该轻言离婚。我也相信,离婚对夹在父母中间的子女而言,必然是件极为痛苦的事。然而,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相信:“离婚必然对子女有害”,这个想法,即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为,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可能因为别人期望(认为)他们会有问题,需要被特别保护和补偿,而开始期望自己会产生问题,以为自己真的不正常。长期以为自己有问题的结果,最后使他们真的产生偏差行为。这种“别人期望你不正常”,最后你“真的变得不正常’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ing Prophecy,在社会中相当常见。

无可讳言地,离婚是个危机,可能会伤害子女身心。然而,只要处理得当(帮助他们接受事实,建立正确期望,鼓励他们好好成长,自求多福),离婚的危机可以变成转机,帮助子女身心发展,使他们在待人接物上更为成熟,并且对自己将来的婚姻,更加谨慎。为了保护子女身心的健全,请特别留意前面所提及的“离婚父母应留意的十个事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