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维仁
黄维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11
  • 关注人气:11,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网友问——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外遇连连?(MP3录音)

(2007-01-12 10:54:03)
分类: 答网友问

网友:匿名

我是一个35岁的女人,大学毕业,外表中上。从结婚起,就一直没有停止和各种各样的男士的交往。先声明,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破坏自己的婚姻,但是我经常沉浸在一段又一段的隐秘的爱情中陶醉其中,而且一个停止后不长时间又会发展一个,然后又会继续陶醉。我到底是怎么了?思考自己这几年的生活,几乎就没有闲着过。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把爱情全部放在老公身上?

 

黄博士:

第一段  http://www.tudou.com/v/KHVbV7NQC5M

第二段  http://www.tudou.com/v/6NP0UG3oShM

第三段  http://www.tudou.com/v/vgsk1RI28MQ

第四段  http://www.tudou.com/v/8bNfsoZdwh0

 

 

各位网友大家好!

在这2007年的第一天,我从美国西北大学医院向各位拜个年!今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回答匿名网友的问题。

匿名网友的问题中,带出了一些人性中非常复杂、也令人深思的一些问题:她无心要破坏婚姻,但是婚后却外遇连连,陶醉在一段又一段隐密却无法持续的爱情中。一段关系结束了,马上又开始一段没有办法持续的感情……,她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把自己的全部的爱情都放到配偶身上。

事实上,这种现象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单身或是已婚,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当我们忘掉了人的软弱性,这些事都有可能发生的话,其实我们是陷在更危险的一个境地!人性是软弱的,但是真正的爱情是没有竭尽的,是需要经过生活的考验与磨练才能够产生。如果要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更深入地去了解人性,更深入地了解爱的本质。

在美国,耶鲁大学有一位教授,叫罗伯特"斯登伯克(Robert Stasnberg),他曾经对爱情做了很详尽的、实证性的研究,他发现:健康的爱情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Passion,即是大家熟悉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激情”;第二个部分叫做Intimacy,就是那种相知相惜、能够细水长流的温情、亲情与友情;除此之外,第三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叫做Commitment,就是理性与意志上的抉择与委身。

这是因为:人的天性是软弱与多变的,天下没有一个伴侣可以满足你所有的心理需求,没有办法一方面像坚强、稳定的好父母,可以带给你安全感,同时又像一个柔顺、可人的孩子,带给你欢笑,让你疼爱。所以,我才说:在现代的婚姻、爱情关系中,如果想要幸福与持久,意志上的委身是一个必备的要素。

人性是软弱的,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喜欢得到额外的注意,被欣赏,得到份外的疼爱,而恋爱正好可以满足这些人心深处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心空虚、寂寞的人,很多时间要靠着这些外在的、份外的注意来填满内在的空虚与寂寞。

我辅导过不少对恋爱成瘾、成痴的人,他们的情形与这位匿名的网友有许多雷同之处。他们每隔不久就要换一个爱人。一次又一次地追求那种刚陷入情网、得到爱人份外疼惜,被欣赏、被接纳的那种又危险、又迷人的新鲜感和兴奋感。

那这个过程呢,其实与那些对酒精或药物上瘾的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就像那些酗酒成性的人,刚开始只要喝一杯酒,就可以达到一定的兴奋感。渐渐地,需要喝好几杯之后,才能达到以前那种类似的刺激与兴奋。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喝了多少杯,都没有办法达到刚刚开始时的那种满足,反而觉得麻木。身心都被控制,而且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现代的脑科学也发现:人在恋爱的时候,我们的脑里也分泌出一些特别的化学物质,简称PEA(有人翻译为苯乙氨),这就是所谓“爱情的激素”。一般正常人能够借着苯乙氨这个能源,把刚开始的激情,借着委身与两人不断地建立的友情,慢慢转化成细水长流的爱情。

但是呢,也有一些人,却不断地追求那些借着PEA带来的快感,伴侣一个一个地换。问题是,这就像酗酒一样,刚开始能够带来兴奋,但是后来就麻木了。饮鸩止渴的结果是反而更加空虚。为什么呢?因为可以骗得了别人,可以麻醉一时,却骗不了自己。很多人到后来变得非常空虚与沮丧。因为心中有个部分知道:这是一个禁忌的游戏,有一定的过程与玩法。刚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兴奋,充满了希望,但其中却有太多的虚假与做作。

最后,等到PEA这个药物的效果、这个刺激慢慢淡化以后,就回到现实,反而觉得更加的空虚与失望。到最后更有一些人觉得:这一切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感觉到更加的绝望、更加沮丧。

每个人都需要真正的爱,才能够得到满足,才能够得到平安与喜乐。而真爱必须带有委身,带有纪律,带有牺牲,不求自己的益处。

我们再来思考匿名网友的问题。我相信她真的是无心要伤害自己的配偶,无心要伤害婚姻。从她短信中的描述,她也不像我们中国人所谓的“花痴”,就是对性成瘾但没有什么情感介入的那种人;她也不像患有“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的症状,因为有的“躁郁症”的病人在狂躁期,会出现判断不清,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而匿名网友的短信中也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至少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但是,我们有时会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婚姻中的一些问题,因而借着接二连三的外遇来逃避现实,这样的个案倒是不少。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外遇不断,其实是人“自我”出了问题。反映出“自我”的空虚与匱乏,让我们必须不断地借着外在、短暂、虚幻的爱情的刺激,来想办法满足、填满内心中的空虚。

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这类的问题,是不能够光靠社会道德、舆论的遣责而得到解决。也不能够光治标而不治本。人生是蛮苦的,而当人的心中深处还有想追寻爱情的梦想,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代表这个人还活着,想要追寻爱这个事情本身是美的,是无可厚非的。每一个人都有寻求幸福与快乐的权力。

但是,我们要知道: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学习的。

我对这位匿名网友的鼓励是:要得到真爱的话,我们一定要去发展一个更健全的真我,即是说:自己的幸福与快乐要靠自己负责,不能靠着丈夫与情人来带给你短暂的欢娱,要得到真正而持久的幸福与喜乐,你一定要靠着自己,去做一些让自己引以为傲然的事情,来增加你的价值感。

所谓引以为傲然的事,并不是说考试考100分,也不是说比人家有钱,或者比人家漂亮。而是那些即便没有钱、没有学位,仍就可以让你引以为傲的,带来真正的平安与喜乐的事情。譬如说:你对朋友的忠诚;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能够占便宜的时候而不去占便宜,要能够“有所不为”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很大的意志力;当你能够路见不平,却有勇气站出来去保护那些弱小的人,即使自己被揍得一塌糊涂。像这些事情,是可以增加你的基本价值感的,可以让人引以为傲的。

你也可以培养出一些新的兴趣,发展出一些新的技能,譬如说去学摄影、学园艺,想办法把自己的精力、注意力投注到那些可以帮助自己增加自我价值感,让自己心灵充实与喜乐的事情上来。譬如说你可以多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去帮助伤残人士、被社会遗忘的孤儿,或者是在金钱上被诈欺的无助的老人,为正义而战。

刚才讲到:最重要的事情是去了解人性深处的需求,了解爱的本质。最重要的是治本,而不只是表面上的治标。

要治本,一定要看到自己内在的那个“自我”的匮乏,怎样发展出一个健康的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前面提到,我们要做那些让我们自己真正引以为傲的事情,那些是外力没有办法剥夺的,从内在自发的,对朋友的忠诚,对人的爱,去发展那些美德与正气。

不管外遇的事情会有怎样的挣扎,你只要往好的方向去努力,就会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这些外遇、对爱情成瘾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要说的是:只要愿意努力,我们都能够发展出真正的爱。人性虽然软弱,但是我们只要看看我们身边许多看似平凡,却是非常伟大的那些老夫老妻。你看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可以为个性与兴趣不合而大吵。但是,当他们携手共度人生的风暴,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间磨练出真正的,历久弥新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我看到很多老人,在他们年纪大的时候,外形虽然变得又丑、又病,但内心却越来越相爱,彼此更加相惜,不离不弃。到了这个地步,即使给他(她)全世界,也不会放弃这个伴侣。因为用整个世界也换不到这个唯一的、无人可以取代的老伴。

人能度过风暴期,而进入相知相惜的老年。你活得越久,越想与这个老伴在一起,因为他(她)是无可取代的。

所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继续不断地向上、向善,注重自己的成长。目前许多无法解决的僵局,都可以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即不断发展自己的“基本价值”、美德的过程中,渐渐地在爱的温暖中被融化。

最后,在新年的开始,我祝福每一位,都能够刻意去经营一个更美、更平安、更喜乐的人生。祝福你们!下次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