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刀王晓华力劈"徐工案"

(2006-09-07 19:12:36)
大刀王晓华力劈"徐工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长沙的报道之三


当重工机械不少老总还在因“徐工案”集体郁闷的时候,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不辞辛苦千里走单骑,带着微笑奔徐州,赴长沙,闪电表达了自己兴奋的理由。

■谈徐工:“你是我眼里的一粒沙”

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背景下,如何看待徐工案?
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怀揣高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徐州,准备与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暗渡陈仓。
过去数十年,对装载机情有独钟的柳工一直被誉为“中国装载机的灵魂”;但当前,正进行产品结构晋级的柳工显然对徐工案的格局更加青睐,要想通过与徐工“婚约”打破柳工在依靠装载机单打独斗的画面,意欲破局重立,实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小型工程机械三大类产品并举。对呼之欲出的产品梯队相当满意的王晓华,坦言心中对徐工婚约比较理想。
过去几年间,柳工各类工程机械年产销量从4100台→7600台→12000台→16000台,完成惊险“三极跳”,稳坐国内装载机业头把交椅,柳工集团的销售收入也从13亿跃升到58亿元。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面前,王晓华说柳工的好戏还会在中国重工行业接连上演。
王晓华对王民直接挑明地说,振兴中国工程机械民族品牌,离不开我们两个行业巨头的整合。
对于王晓华的突然袭击,王民没有感到任何惊诧。早在两个月前,两人就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不过,两次都没有任何结果。
在徐工案背后,看似举重若轻的王晓华却不同凡响地认为,当前柳工的等待观望是以逸待劳,像三一那样悲观消沉博客扰乱商业是行不通的。正如王民所言,尽管三一的博客令整个行业“倒春寒”,徐工仍然需要保持高度敏感,选对发展对象当然并非易事。

■谈三一:“你是我眼里的一只瓜”

说到三一的博客炒作,王晓华一笑置之。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柳工已经彰显了坚不可摧的龙头地位,这这个龙头和三一喧嚣的龙头完全不一样,柳工扎扎实实地打造工程机械第一个品牌,在中国,只要一提到装载机就会想到柳工,一提到柳工就会想到装载机。在王晓华看来,三一的惯用伎俩就是喧哗滋事,但是,王晓华对“很不规矩”的三一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你现在可别说王晓华很牛,柳工装载机的国内市场可是占有率超过了17%,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柳工产销量突破16000台,几乎可以与国际巨人卡特彼勒比肩。
在柳工诞生的我国第一台装载机,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工程机械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也奠定了柳工行业先锋的地位。从长远的发展战略来看,柳工整合工程机械领域也不会看中与三一携手,今日的柳工,柳工销售收入达48亿元人民币,与口口声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品牌”的三一形成不同的对立。

■谈中联:“也许柳工才是最适合中联的麻将搭子”

王晓华冒着酷暑连续征战徐州长沙,为的是什么?有知情人透露,王晓华并非好大喜功之人,他拼命地通过与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秘密谋和,就是想通过徐工、中联这样的行业强势集团的整合来盘活、优化柳工。
躲在徐工案背后,王晓华可以说有所为、有所不为。人们不由得开始猜测,装载机销量半边天的柳工倾力躲避徐工案,进而对长沙中联发出暧昧信号,到底意欲何为?
这一连串的介入动作当然不会是王晓华一时冲动。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是柳工打破中国重工机械不平衡格局的一种尝试。虽然在装载机市场上所向无敌,但与柳工中联相配合布局,同样令人瞩目。
柳工终于等到该出手的时候了,据透露,志在必得的王晓华已经着手“徐州长沙两头忙”,王晓华坚毅地向外界宣布了在这场捍卫和振兴民族品牌的战斗中,柳工仍然要当行业的排头兵,立志要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国际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