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真名士自风流

(2014-04-14 10:22:40)
标签:

书评

陈惠国

文园读书记

文化

分类: 信息通报

是真名士自风流

——读何况的《文园读书记》

陈惠国

 

 

    如果何况先生知道我拿他当“真名士”看待,肯定觉得好笑,相信他看不起这个称号。说实在,这个称号我也有点瞧不起,原因很简单,古人那些那谓的真名士,不免有矫揉造作、沽名钓誉之嫌,在我看来“真名士”三个字倒不如说是个反义词。所以需说明一下,我之所以拿一个自己都不太喜欢的词用在何况的身上,是一时想不起更合适的词,只是觉得何况这个人真实,跟他往来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闲谈、喝酒、说事,无须设防,名不名士无所谓,这么一个真实的人,有幸认识他,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拿到这本书,一口气读了大半本。许久没有这种阅读快感了。我不担心他这样人会引经据典,将人搞烦,可当时有点担心他沉溺于自己的读书感受出不来,写出的读书记让我感到枯燥。没想到他将个人的感受巧妙地体现在题材的取舍上,不愧是写小说的高手,这让我十分佩服,当然这也许只是他多年形成的写作习惯而已。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个小说家,何况这本读书记,不仅是讲述他读书藏书的经历,其实不知不觉将他本人真实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可能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我相信没有过小说创作经验的人,写自己的读书经历,是很难出现这么一个现象。

    所以,读他的这本书,时时感到在跟他面对面交谈。这就是为什么能一口气读了大半本的原因(年仅五岁的女儿还时不时在一旁捣乱)。比如说喝酒,他不跟一个能喝酒但从不喝醉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但他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可我非得到身败名裂才明白这么个道理,因此失神了大半天。至于何况真实自然,在这本书中最集中的体现,我以为在《活色生香的尚书吧故事》中都能体现出来了。

    我跟何况认识多年,见面不多,但总要喝两杯,文人穷,不管处在什么地位,还是穷,可每次喝得那个痛快,真是难以忘怀。不过他比我节制。记得十几年前,我给晓宇打电话,他们单位刚好在厦门办讲习班。由于久没有联系,晓宇一听我的电话,先骂一顿,然后用不容置否的口气要我立刻赴厦。那个晚上我喝得不知南北,不过还好,记得回文联住处,何况被安排住进我的房间。第二天醒来,他已经出门了,回单位处理他的事务。当时我想,以我酒量喝成这个样子,他肯定好不到哪去,没准到单位签个到就回家睡大觉,没想到讲座时他的声音忽然在后面发出,而且十分响亮,这是让我最自叹不如的。

    我与何况往来,最大遗憾是跟他认识后,他还当了十几年军官,可见过那几次面,他都没有穿军服,所以从没有见过他穿军服是什么样子。而我平生经历,最大遗憾就是没能在兵营呆过,其他的大概什么都不缺。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6f0be0101hr8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况是书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