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况
何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27
  • 关注人气:8,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熹与金门

(2010-10-18 10:23:10)
标签:

朱熹

金门

渊源

文化

分类: 生活镜像

朱熹与金门

 

 

今年是宋代理学大儒朱熹诞辰八百八十周年。日前,朱熹首仕之地厦门(同安)和金门两地的文史专家突然对朱熹渡海金门的行程线路发生了兴趣,经过多方考证,绘就了朱熹渡海金门的线路图。 20101013日《厦门日报》“地理”版首次披露了专家们绘制的“朱熹渡海金门图”。

金门屹立海上,雄峙中流,南通百粤,北接三吴,诸岛排若雁齿,联如贯珠,为闽厦锁钥,台澎屏障,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金门岛形似哑铃,东西长2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55公里,中部最窄处仅3公里,平面图形如猛虎奔腾。据《金门县志》记载:金门古称浯洲,又名仙洲,别名浯江、浯岛、浯海、沧浯。金门岛原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而分离。金门古称浯江,一般认为因金门之先民来自于晋江支流浯江一带而得名,浯洲又因浯江而得名。另有一说是因唐代这里是泉州第五个牧马区,因浯、五同音而得名。东晋元帝建武年间(317),岛上始有来自中原的居民,他们都是因为五胡乱华,中原动荡,战事不断,而逃到这里避难的,计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

后唐长兴四年(933),闽王王延钧设置同安县,浯洲(金门)归属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十三岁的朱熹(11301200)出任同安县主簿,前后5年。当时,同安的辖区很大,包括了现在的厦门岛、金门岛、漳州市部分地区,以及现在的厦门市翔安区、集美区、海沧区。那时的朱熹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喜好游历,寄情山水,足迹遍布同安县境内。其间,他也数次登临金门岛,曾在金门设立燕南书院,造就不少人才。故后世有说,自从朱子登岛“以礼导民”之后,金门岛上“家弦户诵之声不绝于耳”,随后金门科举鼎盛,文化昌明,明清时期进士就达47人。因此,金门人对朱子始终怀着感恩之情。迄今,岛上还有朱子祠。

金门朱子祠暨浯江书院,位于金城镇西门。古时候,金门有四大书院,即朱熹创立的燕南书院、元代的浯洲书院、清代的金山书院和浯江书院。如今,浯江书院硕果仅存,被列为二级古迹。据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撰文介绍: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驻金门的同安县通判移驻马巷,准备把通判署房屋的建筑材料拆卸运往水头。通判署职员金门人黄汝试认为这样做很可惜,便将房屋买下,改建为浯江书院,塑朱子像并配祀乡贤,这是金门有朱子祠之始,但其源溯自同安。同安朱子祠建于1207年,其形制前为仪门,中为讲堂,后为祠堂,呈纵轴线,两厢有书舍16间,四周绕以围墙。从明代起,朱子祠配祀乡贤许升、王力行(均同安人)、吕大奎(南安人)、邱葵(小嶝人),到清初,又配祀同安乡贤林希元。金门的朱子祠,依同安朱子祠体制,配祀上述5人,同时增加明代金门乡贤许钟斗。1968年,浯江书院及朱子祠重修,保留了古雅、堂皇的学宫风格,面阔三开间,进深二间,三柱十一架梁,主结构为木构架系,屋顶造型为重檐歇山式,屋面上半部为歇山和庑殿式,屋檐下另有小檐,形成重檐,以增加厚实感,正面墙身开两扇圆窗。重檐墙壁由4根对称式点金柱组成,柱间置有三通五瓜七架梁,在卵形断面的通梁上置放瓜筒,瓜筒上再置放斗、拱、通,组成叠斗式木构架。如今,讲堂左右两壁挂着《朱子学规》等,四周装挂纪念金门历代乡贤的匾额及进士题名录与武功题名录,其中正面有“海滨邹鲁”匾额,为1915年福建巡抚使许世英所题,表彰朱子教化金门,使海岛文风鼎盛之功;祠内增祀金门乡贤黄伟、蔡复一、林焊、卢若腾四人,陈列朱子生平著作《朱子大全》、《近思录》、《四书五经传注》和《金门文献丛书》、《金门文库》以及有关书籍30多种,国学大师钱穆题额“朱子祠”及其撰书《朱子生平》、《朱子学术》各500字,字大寸许,缮置于祠内两壁。正中悬挂钱穆夫人胡美琦女士所画朱子遗像,旁挂朱熹墨宝(拓片)“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以及朱子手书《太极图说》。朱子祠现在已经成为金门文化、教育、学术活动中心,并兼作图书馆。

历史上对朱熹是否真的曾渡海去金门颇有争议,见仁见智。后来,文史专家在金门牧马侯祠找到了朱熹到过金门的确证。牧马侯祠位于金门庵前村丰莲山麓,又称牧马王庙、孚济庙,供奉“开浯恩主”陈渊,即金门开拓之父。金门供奉牧马侯的恩主庙有13座,庵前村这一座历史最久。据考证,1155年,同安县主簿朱熹曾前往拜谒牧马侯祠,赞曰:“此日山林,即他日儒林。”并赋诗一首:“此日观风海上驰,殷勤父老远追随。野饶稻黍输王赋,地接扶桑拥帝基。云树葱茏神女室,冈峦连抱圣侯祠。黄昏更上灵山望,四际天光蘸碧漪。”这首题为《次牧马侯祠》的诗现在就录在牧马侯祠正殿后面右侧。有诗为证,朱熹是否到过金门的谜团便迎刃而解。

那么,朱熹当年是如何去的金门呢?厦门、金门两地的专家通过实地调查考证,绘出海上航行线路图:朱熹从莲河古渡扬帆,摆渡到大嶝岛洋塘古码头,由此直抵近在咫尺的金门岛。专家们认为,这条从大嶝中转到金门的小航线风浪小,安全性高,是当年用木船摆渡的最佳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