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好处坏处熊十力徐复观文化 |
分类: 好书迷眼 |
读书要先看出他的好处
老家在乡下,小时候见的书少,却天生喜欢读书,于是“拣到篮里都是菜”,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管它是什么书,认真读上几遍再说,结果倒总能读出一些好处来。
后来到了城市,生活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改善,自己能买得起书了,读的书自然多起来。但小时候养成的读书习惯,每读一本书总是先注意他的优点,所以无论是朋友送的书,还是本地作者写的书,我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有所收获。有人因此嘲笑我“胃口好”,意指我读书品位不高,对此我并不在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方法,无所谓高和低,只要对自己有益就好。
某天不经意读到新儒学大 师熊十力先生教训徐复观先生的故事,猛然发现,我的读书方法原来也是有所本的呢。
熊十力先生和徐复观先生都是鄂东黄冈人,两家相距不到20里。1943年,已是少将军衔的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先生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发了从师之意。正好,熊十力先生也在重庆梁漱溟先生主持的勉仁书院教书。徐复观先生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先生便给他回了信。在信里,熊十力先生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这封信对徐复观先生的启发与感动,超过了《新唯识论》,他立即去信道歉。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先生约徐复观先生来书院面谈。徐复观先生初次拜见熊十力先生,便虔诚地向熊十力先生请教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先生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然而,徐复观先生对熊十力先生的指点不以为然,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先生很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先生再去见熊十力先生,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先生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先生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不满意的地方,熊十力先生还未听完就高声斥责道: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劈头盖脸的一通痛骂,骂得本具慧心的徐复观先生大彻大悟,终于学有所成,与熊十力先生的另外两名弟子唐君毅、牟宗三一起,被称为“新儒家”。他们和钱穆、张君劢及杜维明一起,共同开辟了儒家的新天地。多年后,徐复观先生还满怀深情地回忆起老师的这一通痛骂:“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我想,熊十力先生对徐复观先生的这一骂,值得我们每一个读书人深刻记取。总以为自己高明,对别人的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不出一点好处,你自己又怎么能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