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遇难者的故事

标签:
马尔克斯早期作品遇难者故事文化 |
分类: 好书迷眼 |
一个遇难者的故事
超级书迷张云良日前与南宋结伴来我办公室喝茶时,慷慨地送我一本他网购来的联经版高行健大著《灵山》。都是热爱书籍的人,闲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购书、读书。我们由网购聊到店购,由高行健聊到诺奖,由诺奖聊到海明威、加缪、福克纳,由福克纳聊到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由略萨聊到“拉美文学爆炸”。我告诉两位书友,我曾经深迷过拉美文学,当年云南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云良兄接话说,那套书他基本收齐了,独缺马尔克斯的《一个遇难者的故事》。我说,我的书架上好像有这本书,但不敢确定。云良兄急切地说,一定要记得回去找找!
回家直奔书房,在摆放“拉美文学丛书”的那层书架上一眼就找到了马尔克斯的《一个遇难者的故事》。我当即向云良兄报告,云良兄高兴地说,太好了,什么时候借我看看,有可能是厦门唯一的一本!
厦门像我一样喜欢马尔克斯的读书人不在少数,应该还有藏本,但《一个遇难者的故事》作为马尔克斯的早期作品集,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注意的人还真可能不多。我手上的这本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第二版(初版为一九九一年十月),定价九元九角,版权页上标明的印数已达六千五百册,这在“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中算是印数比较多的。我在书的扉页上留有注记:一九九六年元月三十日·北京三味书屋。我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大多购自这家书店。
云南人民版《一个遇难者的故事》由王银福翻译,含同名中篇小说一部和短篇小说十七篇。书前有著名西班牙语翻译专家尹承东写的序言。据尹先生在序言中介绍,早在一九八七年,香港女作家西西就建议他翻译《一个遇难者的故事》,但他直到一九八八年八月才见到赵德明先生珍藏的此书原版。赵德明先生欣然同意把书献出来交给曾先后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墨西哥和阿根廷记者站首席记者的王银福翻译,由尹先生审稿。在序言中,尹先生还透露,就在译稿即将交付出版时,一九九0年十月十五日,马尔克斯以一个普通旅游者的身份秘密来到北京,下榻于北京国贸大厦。靠了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何塞·玛丽娅·戈麦斯的帮助,尹先生和赵德明先生等与马尔克斯长谈了两个小时。马尔克斯告诉他们:“我的作品写完之后,我再也不去看它,但应该说《一个遇难者的故事》是我本人满意的作品之一,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中国读者也能喜欢它。”
中篇小说《一个遇难者的故事》写的是一个名叫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的海军水手在海上遇难,乘坐一条木筏,没有食物,没有淡水,在海上漂流十多天、历尽种种磨难和险境的故事。作者还通过挖掘政府掩盖真相、迫害生还水手等细节,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独裁制度。书中的十七篇短篇小说,主要描写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爱情故事,其中不少作品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初露《百年孤独》的端倪。正如尹承东先生所说:读过这部书,掩卷沉思,我们对马尔克斯的多才多艺不会没有新的体会。
顺便说一下,我在军艺读书时曾听过赵德明先生的课,一度和他走得比较近,后来我和其他几位同学还差一点成了他的研究生。那个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错过了追随赵德明等北大西语系的几位先生研究拉美文学的机会,现在想来依然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