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缘巧合著奇书

(2009-06-08 10:27:56)
标签:

文化

分类: 好书迷眼

因缘巧合著奇书

                  新浪读书频道书评首页【人文历史】栏目推荐阅读

                         因缘巧合著奇书

                      文/止止壶天

 

据我判断,没有多少婺源人读过这本书。但我认为,每一个婺源人、徽州人乃至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

我指的是《水岚村纪事:1949年》。这是长期从事徽州研究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忠,根据徽州婺源古坦水岚村人詹庆良的日记写成的一本奇书,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詹庆良生于1935年,从小父母双亡,靠伯父抚养成人并资助读书。后长期在水岚村务农,当过大队会计,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深处。

1949年,读了三四年书的詹庆良开始写日记。富于戏剧性的是,五十多年后,詹庆良的日记不知如何碾转流入上海滩。2001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忠在上海的一个旧书摊上意外地买到了詹庆良的这本日记。这是极不起眼的一本手写小薄册,此类看似鄙俚粗浅之作,一般来说很难入收藏家的法眼,但长期从事徽州研究的王教授却为日记中淳朴充实的率真表率所吸引。在他看来,这是了解婺源、徽州乃至传统中国下层民众日常生活情节的极好史料。

于是,为了深入研究,20017月,王振忠教授来到了婺源,来到了当时的婺源古坦乡,来到了古坦乡水岚村。当他们到达水岚村时,发现这是一个有着130多户、700多人的村落,粉墙黛瓦和层层昂起的马头墙令人感受到这是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一处徽派建筑群落。出发之前,王教授并没有指望能找到日记的作者,但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是,他们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半个多世纪前日记的主人詹庆良,好像詹庆良几十年来一直就站在村口等着他们似的!

水岚村以詹姓为主,因詹姓始祖从浮梁绕南分迁,饮婺北源头之水而得名“水南”,到了清代,当地村民取唐代诗人王维“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诗意,改名“水岚”。正如王教授在书中所说:“如果不是我手头的这部书塾学生日记,恐怕还真没有什么人会将目光聚焦于此,更不会有人关注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民众。”

然而,世间的事就是这么难以捉摸,因了詹庆良不经意写下的日记和此后的因缘巧合,王教授从上海来到了婺源西北部的僻远山村水岚,于是有了《水岚村纪事:1949年》这部非常有价值的书。

书中,王教授详细地解读了詹庆良的日记,梳理了婺源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书中的詹庆良,抚今追昔,如续前梦,如访前生,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有淳朴的乡村生活,有独特的地方传统经验,有天灾兵燹的迷茫和惊悸,有下层民众的焦虑与失落,有乡村少年的欢乐与痛苦,也有历史的辉煌与后人的叹息。书中还有大量精妙的图片,这些图片均出自著名摄影师李玉祥之手。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好书。读了这部书,我们会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热爱。

 

《水岚村纪事:1949年》,王振忠著,李玉祥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定价32

 

                                       2009-0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