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南下干部”立传

(2009-03-05 09:56:07)
标签:

文学

小说

丽晴

南下干部

建国初期

分类: 好书迷眼

为“南下干部”立传

                ——读丽晴长篇小说《南下干部》

(新浪读书频道书评首页推荐)

                           为“南下干部”立传

据我所知,《南下干部》是厦门女作家丽晴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长达51万字的厚重之作,无疑是我市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与泓莹的《鼓浪烟云》、阎欣宁的《来复线》、高和的《花姑娘》等,构成了我市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最靓丽的风景线。

“南下干部”特指建国初期从北方到南方(长江以南)、直接进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北方籍党政干部。那时的大背景是,北方先解放,军队攻占南方后需要大量干部,而南方储备不够,只得从北方急调。在厦门,这样的南下干部也不少。当年,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毅然离开家乡,跋山涉水来到陌生的南方工作,把一生的热血和智慧都贡献给了“第二故乡”。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岁月的流逝,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逸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外,就连最喜欢怀旧的作家、艺术家也从来没有为他们写过一部小说、拍过一部影视作品。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丽晴出生在南下干部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不仅熟悉父辈们的北方口音,更对他们餐风宿露、热血流程的故事烂熟于心。在为南下干部立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下,作者花费四年时间,呕心沥血创作了这部沉甸甸的《南下干部》,弥补了我国文学创作题材的一项空白。

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南下干部,对他们的特殊人生经历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充满真情的作品。我必须承认,我被作者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深深打动了。尽管作者的叙述方式很传统,但生活底蕴深厚,故事发展从容,细节扎实精妙。在作者回环曲折的叙述中,一组任劳任怨、清正廉洁、疾恶如仇、无私无畏的南下干部群像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面前。假如书中这些从东北来到江南小城灵山县工作的南下干部董一平、高翔、白毅林、秦翰生、蒋松慧等在现实生活中真有原型,我想我能一一认出他们,假如我有幸和他们相遇的话。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的作品。作者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她的父辈们在惊心动魄的剿匪中展现大智大勇,在带领群众修公路、兴水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中展现壮志豪情,在蒙冤受屈的十年“文革”中展现铮铮铁骨和坚定信念,在平反复出之后的不计前嫌、不计名利、加倍努力工作中展现高尚情怀,在退休之后的执意结伴返回灵山养老中展现对“第二故乡”的满腔热爱。因为收集材料的功课做得相当扎实,作者下笔时游刃有余,无论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氛围的描述还是人物心理的刻画,都准确到位,没有生涩感,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力。

作者笔下的南下干部子女高珊珊、高洋洋、白松江、白松涛、白玫、秦良玉、秦良辰、董月、董婵、董娟等形象同样血肉丰满,呼之欲出。他们身上流淌着豪放的北方血脉,却在温婉的南方长大成人,两者的碰撞交融,演绎出一个个错综复杂的人生故事。然而,尽管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悲欢离合,但他们对父辈的“第二故乡”同样爱得热烈,爱得深沉,爱得执著。白松江是他们中的代表,他在部队当到团政委,前程似锦,却毅然选择转业回灵山工作。他的妻子董娟同样是南下干部子女,年轻时她为了自己心爱的舞蹈事业,拒绝要孩子,夫妻感情因此出现裂痕,但当白松江转业回灵山工作后,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追随而至……这样的行为和心理,是符合人物内在发展逻辑的。

整部作品结构严谨,以情动人。读完作品,我的耳畔回响起诗人艾青的名句: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我想,这正是作者灌注在《南下干部》世界的基调。

 

                                     2009-03-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