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旅游 |
走进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
随领导到翔安区调研,第一次走进正在建设中的翔安海底隧道一窥究竟。此前曾到过隧道口两次,那时还不允许进去,只能任由想像的目光像海鱼一样在隧道里游走。
建设者的越野车载着我们往隧道深处开去。隧道从地面向海底缓缓延伸,坐在车里却感觉不到坡度。有电灯照明,四周并不黑暗。驾车者说,隧道内的路面降幅极小,车行其间自然感觉不到下坡。
不知过了几分钟,也不知进了隧道有多深,车子终于停了下来。我们下车站立的地面有些湿滑,头顶上还有水珠滴落,打在安全帽上发出咚咚的响声。据建设者介绍,他们每掘进十米,就要对顶、壁进行一次防护处理,仅防漏处理就有三道工序,而我们站立的地方还有两道工序没做,滴水在所难免。
听完简要情况介绍,我们知道这是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香港有一条海底隧道),也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隧道,以海底钻爆法暗挖隧道方式,穿越厦门东侧海域,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因为是第一次深入隧道内部,我们对什么都很好奇,不断提问,建设者一一作了回答。
问:“隧道总共有几条?”
答:“隧道共有三条,分别是行车左隧道、右隧道和中间的服务隧道。”
问:“隧道有多长?”
答:“工程全长约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6.05公里,起自厦门岛五通,接仙岳路和环岛路,止于翔安区西滨,与翔安大道相连。”
问:“隧道离海平面有多深?”
答:“隧道最深处在海平面下方约70米。”
问:“隧道建在海底,通气问题怎么办?”
答:“有通气孔通向海面, 我们在海上做了围堰。”
问:“目前工程量完成了多少?”
答:“工程于2005年8月正式动工,计划在2009年建成通车。施工方式是双向对挖。目前左隧道两端累计掘进近3000米,完成整个工程量的近一半;右隧道两端累计掘进约3700米,完成整个工程量的60%强;服务隧道两端掘进约3800米,占整个工程量的63%左右。总体进度不错,施工至今安全无事故。”
隧道里这时突然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把我们吓了一跳。介绍情况的同志也下意识地问了句:“怎么回事?”继而又明白过来似的笑着对我们说:“没事,正常施工爆破。”
于是我们继续问:“隧道建成后,从翔安到厦门岛内需要多长时间?”
答:“15分钟左右。”现在我们从厦门岛开车到翔安要一个多小时呢。
又问:“工程总投资有多少?”
答:“32亿人民币。”我们一致认为“不贵”,建海沧大桥还花了20多亿呢。
我们很想知道施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建设者说:“隧道海域段地质属于燕山早期花岗岩和中粗黑云母花岗岩等,基岩总体条件还行,但两岸引线及隧道口翔安侧部浅滩段存在透水砂层,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我们请来铁道部的总工现场指导才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
见我们问得差不多了,组织者招呼我们继续往深处走。前面出现了一座栈桥。建设者解释说,桥下可以整理路面,桥上可以走车向前运料,两不误。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铁栈桥,发现前方右壁有个大洞。建设者告诉我们,这洞通往服务隧道,建成后将安装密闭门,平时便利维修,一旦行车隧道发生险情还可用于疏散人群。从这里往前看,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路面两边的排水沟积了不少水。我们试图靠近施工现场,但被阻止:“你们已经深入隧道近2000米了,不能再前进了。”
回到地面,阳光耀眼,隧道内外两重天。我们禁不住发出感叹:了不起的工程!但愿工程进展顺利,施工人员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