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荡四方 |
我镜头里的黄山松
前些日子去爬了一趟黄山。作为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大多生长在石缝中,千姿百态,竞异争秀。清代黄山慈光寺的僧人海岳曾在《黄山赋》中这样写道:“黄山奇松多矣!有负石绝出,干大如胫,而根盘以亩计者;有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面复横者;有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不一而足”。
据导游介绍,黄山松树在植物学领域里是一个独特品种,上世纪3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黄山松。它造型奇特:树冠扁平,顶部平整如刀削一般,树干曲折遒劲,形象生动。专家说,这是由于它生长于800米以上高峰,山风剧猛,风力像一把无形的剪刀,将树冠剪切得如同刀削斧剁一般。再仔细打量,有相当一部份松树因受地形或阳光影响,偏向一个方向生长。再说,山愈深,峰愈高,气愈寒,岩愈危,所造成的黄山松树更为奇特。其中最著名的是玉屏楼的迎客松、莲花沟旁的蒲团松、绝壁缘的探海松、狮子林前的麒麟松、鳌鱼下的凤凰松、始信路口的黑虎松、如信峰下的连理松、龙爪松、接引松、石笋矼的卧龙松,它们号称黄山“十大名松”。据专家分析研究,黄山松是从石缝中吸取所需养份和水。它的根能分泌出一种有机酸,一点一点地浸蚀花岗岩,使岩石加快风化,形成少量的岩土,而供其扎根。所以它能在悬崖绝壁上生存。黄山树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不能不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