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谈兵陪将军游园 |
分类: 生活镜像 |
陪将军们游园博园
午休的时候,接到朋友的急电,让我赶去厦门园博园,协助完成一项临时性的接待任务。这位朋友在部队担任着相当级别的领导职务,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在大中午来吵我好梦。于是我说:好,我马上动身。
走进熟悉的园博园景区管理处,郑处长笑眯眯地望着我。但当我说明来意后,他开始叫苦不迭:游人太多,电瓶车不够用,只能调两部给你。我说,要来两位中将,八位少将,还有许多大校、上校,两部电瓶车怎么坐?郑处长说,实在不行,再调部六座的工作车给你。我说,你想办法,反正我要四部电瓶车、两名导游!碰上我这样难缠的熟客,郑处长最后不得不缴械投降。
待我一切安排妥当,园博园所在区的领导也赶来了。十位将军同游园博园,毕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当地党政领导确应尽到地主之谊。我和他们都是熟人,见面聊起园博园的事,他们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园博园给当地带来了人气,真正起到了项目带动作用。
谈笑间,将军们的车队到了。我把他们一一迎上电瓶车,通过西大门进入园博园。导游小陈很敬业,一路说个不停。见多识广的将军们似乎对这个新建的园子很感兴趣,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导游难以回答的问题。好在我对园博园的情况比较熟悉,不会被问倒。从将军们的提问中,我深刻地感觉到,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独特,目光犀利,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园博园建设和管理的要害,值得园博园的管理者深思。将军们的意见和建议,我将反馈给郑处长。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将军们都是不苟言笑的。事实并非如此。在游园博园的过程中,将军们很放松,笑声不断,不少将军还手拿数码相机,不停拍照。有位我熟悉的少将,摄影水平很高,曾拿过全军最高摄影奖。他还交了许多作家朋友,经常和作家朋友们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请教写作技巧。我还认识其中的一位中将,这位矮个子将军阅读面非常广,和我一样痴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他和我聊起当下中国文坛的情况,简直可以说是如数家珍。看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陪将军们游园博园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发现:他们的家乡观念和故土意识特别强!听说园博园内建有各地的园子,将军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去“认祖归宗”:山东籍的将军要去看济南园,湖南籍的将军要去看长沙园,江苏籍的将军要去看江南园,福建籍的将军要去看闽台岛……我由此突然想到,假如台湾真要闹独立,这些故土意识极强的将军是绝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