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的献辞碍了谁的眼?

(2007-11-06 01:10:12)
标签:

新浪文化博客

首页推荐

分类: 直言不讳
 

作家的献辞碍了谁的眼?

 

 

 

写过《城市与狗》、《酒吧长谈》、《潘达莱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等长篇佳作的秘鲁著名作家、人称“结构现实主义大师”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其爱情故事可谓惊世骇俗,并成就了两部轰动一时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和《作家与胡利娅姨妈》。

 

故事说的是,略萨十八岁那一年春天,他舅妈的妹妹、三十二岁的胡利娅·乌尔吉蒂·伊利亚内斯离婚后来到姐夫家暂住,以排遣忧闷。没料到风姿绰约的胡利娅来后不久,便引来许多男人上门求婚。为了摆脱这些登徒子的骚扰,胡利娅每每外出,经常请“小朋友”略萨陪同。谁想两人日久生情,并爱得要死要活。双方亲友如临大敌,想尽办法要拆散这对情侣。但爱情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这对年龄悬殊的情侣在友人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地私奔到一个小镇办理了结婚手续。略萨的父母见生米已煮成熟饭,也只好作罢。

 

幸福来之不易,两人应该好好珍惜才对。但爱情就是这么捉摸不定,略萨在二十八岁那一年,居然爱上了胡利娅十五岁的小外甥女、自己的表妹帕特里西娅。尽管内心极不情愿,但始终爱着“小马里奥”的胡利娅还是选择了离开。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多年以后,已经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略萨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在未事先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把自己年轻时的爱情故事写成长篇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公开出版发行。胡利娅对此有些生气,但她念及旧情,没有公开表示什么。问题是,略萨得寸进尺,毫不理会胡利娅的请求,一意孤行地同意电视台将此书改编成电视剧,在拉丁美洲各国播放。看到电视剧将自己塑造成“少年教唆犯”的坏角色,胡利娅终于忍无可忍了,提笔写作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巴尔加斯没有说的话》,中文译本将书名改为《作家与胡利娅姨妈》。

 

199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将两书合为一集出版。在读《胡利娅姨妈与作家》时,我在内页读到了略萨的献辞:“献给胡利娅·乌尔吉蒂·伊利亚内斯”!直到日前翻阅傅月庵先生的随笔集《生涯一蠹鱼》(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7月版)时,我才猛然发觉,中译本的略萨献词是不完整的。完整的献辞是:“献给胡利娅·乌尔吉蒂·伊利亚内斯,对她,我所欠甚多,此书也不足以偿还其万一。”据傅月庵先生说,台湾允晨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时,甚至把略萨的献辞删得一字不剩。我真的搞不懂,略萨的献辞碍了谁的眼,非要删之而后快?要知道,这段献辞是非常重要的,它透露了略萨写作此书的秘密。此书中文译者之一的赵德明教授是我的熟人,我在北京求学时,曾多次听过他的课,还一起喝过好几次酒。下次见到赵教授,我一定要问问:是他们翻译时删减了略萨的献辞,还是出版社坚持要这么做?理由是什么?

 

类似删献辞之类不尊重原作者的事情,在我们的译著上不少见。最常见的是删原著的注释和索引。学术图书应该有索引,这是中外通例。自己偷懒不编索引也就罢了,翻译外文著作为什么还要把原著所编索引一概删去呢?正如沈昌文先生所追问的:“这么做,究竟对读者有什么好处呢?”一页献辞、几页索引增加不了多少出版成本,还是多考虑考虑读者的方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