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牡丹社事件—光复台湾纪实5

(2007-06-25 01:36:23)
标签:

连载

光复台湾

纪实

分类: 长篇连载
 牡丹社事件
                       ——《光复台湾纪实》之五

 

 

 

琉球是一个小岛国,地处中日两国之间,公元1372年,即明洪武五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藩属关系,上表称臣,按时朝贡。此后500余年间,琉球始终承认是明清两朝的藩属。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琉球国王尚泰的封典仍由清政府完成。1609年,日本遣人督责琉球朝贡,琉球不从,于是派兵侵入琉球国都,将国王及王子大臣数十人掳至日本,迫其纳贡。即使如此,琉球仍向清朝纳贡。明治亲政后,居然不顾清朝政府的强烈反对,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幽禁于东京,同时玩弄外交伎俩,诡称琉球已归属日本。

 

1871年12月,有两艘琉球渔船在海上遇到飓风,漂流到台湾东岸,其中一艘遇救,被安全送到台湾府,另一艘在台南琅峤北瑶湾触礁而沉,船员上岸后,与当地牡丹社居民发生冲突,结果54名琉球渔民被误杀。史称“牡丹社事件”。

 

此事发生后,日本为侵占台湾,就借事生风,歪曲历史,把琉球渔民称作日本属民,向清廷抗议,并接受美国的教唆,派外务大臣副岛种臣为“特命全权大使”赴华,以换约为名向清政府进行外交讹诈,但未能得逞。

 

1874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宣布设立“台湾事务局”,任命参议大隈重信为台湾番地事务局长,并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率兵3600名,在美国人员和船只的帮助下,大举进攻台湾。

 

5月8日,日本侵略军在台湾南部琅峤登陆,遭到原住民高山族人民猛烈抵抗。5月22日,又有200余侵略者猛攻石门,牡丹社原住民据险顽强阻击。62日,侵略者全部主力分三路进攻牡丹和高士佛社,两社人民在丛林深处设伏打击进犯者,使之寸步难进。西乡从道只得率兵退守龟山。日本侵略者非法在驻地设立所谓的“都督府”,修筑碉堡和公路,调运后续部队,企图久踞。但高山族人民的不断袭击使日本侵略军如坐针毡;士兵们又染上痢疾,每天病毙四五人。军费浩大,后援困难,日本侵略军进退维谷,不能自拔。

 

日本政府遂决定派柳原前光出任新的驻华公使,与总理衙门谈判退兵事宜。由于日本人无理取闹,双方谈判破裂。眼看着侵台日军损失惨重,越来越难以支撑下去了,日本政府又派征台倡导者、内务卿大久保利通为全权大臣偕美国顾问李仙得赴华谈判。由于日使屡提无理要求,谈判濒于决裂。

 

清政府的强硬态度,不知怎么就让美、英、法等列强感到不舒服。历史上,日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美国、英国、法国都曾染指过台湾。这次见日本借“牡丹社事件”再次出兵入侵台湾,列强们猛然惊觉:若不留神,在台利益可能受损。于是美、英、法三国驻华公使密谋后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英使威妥玛更极力压迫清政府妥协。

 

当时,浩罕军人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乘机出兵强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四伏,塞防、海防一时东西难顾。软弱的清政府为“息事宁人”,避免冲突扩大,在列强的压力下,最后终于同意作出让步,签订了是非颠倒的《北京专条》:明明是中国主权和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昏聩的清政府竟然以“抚恤”、“修道建房费”为名,向侵略者赔偿军费50万两;更有甚者,在序言中还承认“台湾生番将日本国属民妄为加害”,并称日本的侵台行径是“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这种苟且偷安的作法,不仅极大地纵容了日本侵略者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更为日本吞并中国属国琉球制造了条约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