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钟鼻祖”苏颂

(2007-04-30 16:56:10)
标签:

文化

厦门名人

苏颂

时钟鼻祖

分类: 信息通报
 

有多少厦门人知道苏颂?

     “时钟鼻祖”苏颂

 

在樊树志教授撰著的《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1086年至1094年间,苏颂与韩公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这是把测量仪器、表演仪器和记时仪器融为一体的划时代创造,它以水力转动,通过擒纵嚣使仪象台有节奏地按时转动,把报时、观象、测天三种功能同时表达出来。这个高约12米的庞然大物,十分精细,可以按时、刻、辰、更,自动打鼓、摇铃、击钟、鸣锣,并且举木牌报时。这座天文钟出现在11世纪末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杰作:一天24小时的误差小于100秒。五百年后,当耶稣会士利玛窦把西洋的自鸣钟献给明朝的万历皇帝时,被中国人看作新发明,殊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发明了比它复杂得多的天文钟。”

 

有多少厦门人知道,这个被誉为“时钟鼻祖”的宋朝宰相苏颂是同安人?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同安人,23岁中进士,比他哥哥还早四年,和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是同榜进士。初授汉阳军( 今武汉市汉阳)判官,未赴任,改补宿州(今安徽宿县)观察推官,又调江宁任知县。任内整理户籍地册,合理征收赋税,积弊为之一清。江宁任期刚满,其父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去世,择地葬于润州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遂举家筑庐于其地守制。皇祜三年(1051)前后,苏颂出任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推官,以“处事精审”而为留守欧阳修所赏识和信任。自此以后,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太子少保,封赵郡公。死后晋封魏国公,遗著有《苏魏公文集》72卷。

 

苏颂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主要贡献有两项,一是领导建造了水运仪象台和假天仪;二是著有《新仪象法要》一书。就这两项贡献也会使他在中国古代科学家中熠熠生辉。根据后人研究,假天仪可能是一个和人体大小相仿的天球仪。天球以竹条为骨架,外面糊一层纸,纸上按照星星的位置凿有一个个小孔。人由球南端开的口进入球内,就可以坐在其中观星了。天球的转动轴上装有手轮,可以转动整个仪器,这样就可以类比星的东升西落现象。《新仪象法要》是苏颂为了介绍水运仪象台的结构而写的,其中以附图的形式说明了水运仪象台各个部件的结构,是我国现存最详尽的天文仪象专著。全书分3卷,卷上介绍浑仪的设计,附总图4种,分图13种;卷中介绍浑象的设计,附总图7种,分图4种;卷下介绍水运仪象的设计,附总图2种,分图21种,图中绘有机械零件150多种。这些图纸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保存最早的机械图纸了。在这本书中,还附有5幅星图,都是根据实际观测描绘而成的,绘星1460颗,比西欧在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观测到的星数多483颗,早400年。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测用浑仪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欧洲人罗伯特·胡克先行了6个世纪,比方和斐先行了7个世纪。”

 

博学多才的苏颂还是著名的药物学家,他校定了《神农本草》、《灵枢》、《太素》、《针灸甲乙经》、《素问》、《广济》、《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8 部医书,编撰了《外台秘草》和《本草图经》各20 卷, 前者收药物 1062种,后者参考历代《本草》,与当时各州县绘制送上的药物图相对照,考订翔实,图文并茂,为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颂故居“芦山堂”,在同安城西北隅,占地1700平方米,苏颂高祖定居于此,“芦山”也就成为入闽苏氏的“雅号”, 迄今迁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苏氏后裔,皆源于此。现存的“芦山堂”为民国元年重建,为三进双护厝府第式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故居内现有苏颂坐式塑像、苏氏族谱以及苏氏后裔八大名人画像。在新建的苏颂科技馆中,陈列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的业绩。馆中还有苏颂首创的世界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模型。 

 

这位厦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在厦门却几乎不被人知,至少比郑成功、陈化成、陈嘉庚、林巧稚名气小得多。据同安的朋友说,苏颂故居“芦山堂”冷清得很,很少有厦门游人光顾。这不能不令人唏嘘。常听人说厦门岛外旅游资源缺乏,这样有历史感又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景点为什么不好好开发利用呢?

 

 

 

厦门博客节征文赛开张,支持我的朋友请投我一票啦。投票入口:http://shop.xmnn.cn/blog/cszl.asp?id=45。身份证和联系电话栏填“1”即可。谢谢捧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