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布林卡

(2007-03-13 20:04:57)
分类: 生活镜像

罗布林卡

 

    这几乎成了习惯:每次在马可孛罗酒店附近的“旧时月色”小院品尝过精致的私家小菜之后,我总要到员当湖边的“罗布林卡”坐坐,喝杯咖啡,听首老歌,和漂亮的女主人聊几句闲天,或者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坐着,透过窗玻璃望着微波荡漾的湖水发呆。

    那天晚上,一群人坐在“罗布林卡”外面的木棉树下喝酒闲谈,某人带着几分醉意不断重复着一个话题:“我们谈谈文学吧?”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词语:左岸!

   “左岸”是近几年才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一个新潮、时髦的词,我在丽江、上海都曾去过以“左岸”命名的咖啡馆小坐。事实上,“左岸”是一个从法国引进的外来词汇。在它的母国,“左岸”是相对于“右岸”而使用的一个概念,与塞纳河流经巴黎紧密相关。

    巴黎人习惯上以塞纳河的流向为正面,把河左边的地区称为“左岸”,把河右边的地区称为“右岸”。汪震国先生在一篇介绍“左岸”的文章里说,人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左岸”,早已脱离了最初简单的地理方位的概念,而更多拥有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涵义:“右岸”因为有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人声鼎沸的证券交易场所、影响世界金融和贸易沉浮的各大银行、跨国公司等,因而成为巴黎繁华、奢靡、成熟、紧张的象征;而“左岸”则因为云集了众多的大学、书店、出版社、画廊和咖啡馆,是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们常来喝咖啡、购书和聚会的地方,因而就成为整个巴黎乃至欧洲文化精英荟萃的地方,处处散发着闲适惬意、悠然自得的气息。

    更为美术史、文学史家们关注的是,在“左岸”这些无处不在的咖啡馆里,曾诞生了立体派、野兽派、印象派、抽象主义和达达主义等著名画派,形成了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和以萨特、波伏娃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等著名的文学流派,同时还滋养、培育出了海明威、萨特、加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在“罗布林卡”咖啡馆想起“左岸”,并不牵强。如果以员当湖水的流向为正面,“罗布林卡”恰好处在湖的“左岸”。它临水筑屋,三面绿草铺地,间植木棉等景观树,不远处的一座石桥将湖的两岸勾连起来。屋内咖啡溢香,音乐低徊,人们或轻声交谈,或对饮咖啡、红酒,或取一个舒适的姿势闭目神游。坐得久了,有人离座去室外吹吹风,看湖边建筑的灯火倒映在水里,看月亮和星星随着波纹的起伏摇摇欲坠,看面目模糊的夜游人从身边飘然而过,免不了会发声“今夕何夕”的轻叹。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最适合发呆和谈艺术。因此,走进“罗布林卡”,也许一不留神就会与某作家、美术家、音乐家擦肩而过。我在这里就遇见过著名雕塑家傅老师、著名画家赵老师,作家、诗人更是这里的常客。漂亮的女主人爱读书,还画油画,她似乎要把“罗布林卡”办成一个文艺沙龙。

    事实上,厦门员当湖左岸与巴黎塞纳河左岸真有相像之处,除了“罗布林卡”和“旧时月色”,还有许多咖啡馆、茶馆、酒巴,只是没有那么多著名的画家、作家和哲学家在里面谈艺术,人文气息还不够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得慢慢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