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临朐会见师兄张其凤

(2012-06-12 09:52:27)
标签:

张其凤

山东省

刘墉研究丛稿

中国书法

中国书画

文化

   在临朐会见师兄张其凤

     张其凤,男,1963年生,山东省高密市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九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艺委会委员,南京空军后勤部政治文化建设顾问。原山东省书协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省级学术骨干,山东省社科联委员。

  1984年毕业于山师大中文系,1989年北师大文艺理论硕士生主干课程结业,1998年中国美院国画系书法硕士生主干课程结业。先后师从朱学达、陈振濂、马世晓诸先生学习书法,2004年始师从阮荣春先生治中国绘画史。

    作品曾入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六届国展、首届行草书大展、第八届

中青展、第二届兰亭奖、第九届国展、第二届草书大展、第二届隶书大展、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展等,三次举办个展,曾多次参加在杭州、北京、南京、潍坊、寒亭等地的联展。

  出版过《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宋徽宗与文人画》、《刘墉》(史实卷)、《刘墉》(民间卷)、《刘墉研究丛稿》、《坐忘斋文集》、《张其

凤书法作品集》、《中国名碑名帖集字创作大字典》等八部著作。另在《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画》、《孔子研究》、《社会科学辑刊》、《造型艺术研究》、《文史研究》、《艺术百家》、《美术与设计》、《书法》、《中国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其论文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学大会并作大会发言。另外《中国书法》、《中国书画》、《艺术探索》、《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东方艺林》等多家专业传媒对其做过专题介绍并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有关书法的节目。

  刘墉研究业绩突出,是学术界公认的刘墉研究专家。

 

    时下艺术界开始关注一批长于学术研究且创作不凡之人,他们被称为学者型艺术家。简单的说就是创作与理论双擅。但这绝非是一般人所能及的。要做学问,就得不怕“坐冷板凳”,得耐得住寂寞。说艺术家苦,其实学者型艺术家更苦,他们大都生活在“炼狱”之中,为的是自己的作品升入天堂。他们的苦果其实是一种甜果,正所谓以苦为乐,自在其中。我所认识的张其凤就是这样的一位。

    张其凤幼好翰墨、天性使然,四十余年始终未掇。概是喜爱刘墉之故,深入研究其至今已有数十载,他于1996年出版的《刘墉研究丛稿》就已被学术界公认为“刘墉研究的一部拓荒力作,他本人也是国内公认的刘墉研究专家。观其履历,二十多年一直在求学,为的是治学和求学并举、给自己“充电”,更好地投身学术研究。现今能够像他一样热忠做学问之人,已是凤毛麟角矣!
   “与学术研究并举的,是张其凤在创作领域的不凡业绩。他先后参加过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兰亭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同时举办过两次个人书法展,受到广泛的社会好评。陈振濂先生称他“创作与理论双擅,海内不多见也”;周俊杰《张其凤的创作和理论》(《中国书法》,2002年第12期)一文称他是“当代难得的创作、理论双擅的青年书家。”梁少膺说:“张其凤的行书小品既发扬了北碑之苍涩,又继承了南帖之尔雅。用笔洒脱,但又沉实;结构富于变化,但不离奇怪诞,流露出张其凤对传统的驾驭能力与现代审美的意识。”(《少膺评说》,《书法》杂志2002年第5期第24页)。”数十年做学问的经历早已使其心静如尘,自然书作中能流露出一股清馨朴拙之气,浮华刊尽品自高!
    张其凤现于理论研究、艺术创作之同时,仍不遗余力地在大学殿堂授业、解惑,在其学者、书法家身份之外,更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和朋友。
    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三长备而后画道成。“张其凤是中青年书法家、学者中的佼佼者,我们期待他在自己的创作、研究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