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霞光黎影Lucy
霞光黎影Luc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37
  • 关注人气:2,7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013-03-04 20:15:25)
标签:

澳门

旅游

玫瑰堂

民政总署

议事亭前地

分类: 港澳台纪实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中葡两国文化的汇聚融合,使得澳门的城市风光独具特色。在这个受葡萄牙统治数百年的土地上,寻找那些殖民地遗留的印记,成了我游览澳门的趣味所在。葡萄人来到澳门的几百年中,带来南欧的艺术风格,并逐渐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将建筑学上的折中主义良好的传承发扬。澳门有不少广场具有浓厚的葡萄牙色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城市的心脏——议事亭前地。广场的地上铺砌着波浪型葡萄牙黑白碎石,仿如大浪滔滔的海洋,配以各款海洋生物及澳门景点为图案,更具立体感,充份表达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亦巧妙地切合澳门昔日的渔港形象。

 

议事亭前地(Largo do Senado)俗称「喷水池」,因地处明朝起中国官员以至葡萄牙人议事机构──澳门议事会(即今民政总署大楼)对面,故而得名。议事亭前地为处澳门中心区域,历来上任的澳门总督,必在此举行仪式,检阅驻澳门的海陆军队。1940年,曾竖立一个攻打前山炮台和杀害清朝将士之葡萄牙军官美士基打铜像,文革期间被华人群众拉倒,原地则被改建一喷水池至今,俗称因此而成。

 

02 议事亭前地位于澳门半岛中区,面积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议事亭前地北连板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3 议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整个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周围有长椅,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憩和休闲。在广场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喷泉,它同时也是这里的标志。在广场的建筑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装修的,包括有旅游司,邮政局和仁慈堂,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4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5 仁慈堂大楼(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位于议事亭前地,是澳门第一所慈善组织,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后,仁慈堂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并设育婴堂、麻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仁慈堂大楼修建于18世纪中叶,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6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7 因正逢圣诞新春之际,装饰物将喷水池的原貌遮挡了。喷水池中央放置一个正立之天球仪,代表葡人航海远征之象徵。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8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9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0 仁慈堂右巷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1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在历史上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后曾多次重修,现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12 澳门市政厅大楼曾附设过多个机构,包括贾梅士博物院、书信馆、法院和监狱,后均迁出。2002年1月1日,澳门民政总署成立,取代澳门的市政机构,大楼名称也改为「民政总署大楼」。大楼地下右侧是展览厅,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展览;二楼前座是会议厅,历年的澳门市政议会,以至今天的民政总署公开会议和记者招待会,都会在这里举行。二楼西北後座设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属澳门文化局管辖。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3 大楼的后方有一个葡式花园,有一个浑天仪形状的花圃,以及葡萄牙诗人贾梅士的半身像。每当圣诞节来临,除了议事亭前地,民政总署大楼也会布置非常美丽的灯光及圣诞树,极具南欧风情。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4 17世纪后,蓝白为主色调的瓷砖画成为时尚的统治,风行欧洲。葡萄牙特产的Azulejo蓝白彩瓷,跟我们的青花瓷有些类似。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5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6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7 澳门邮政总局,节假日大门紧闭,我为了寻找买邮票的地方几乎跑断了腿。后来只得高价向路边的小店购买,节假日前往旅游的亲们,要寄明信片前记得先买邮票啊。寄往大陆平邮2.5mop,航空3.5mop。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8 玫瑰圣母堂(St. Domingo's Church)又称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于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时设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玫瑰圣母堂供奉的花地玛圣母,是葡萄牙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颇富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基督像最为著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宗教艺术的特色和风格。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19【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20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1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2 玫瑰堂内部,中间为主祭坛。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宽,一道用实心砖建造的拱门将主殿和堂身分隔开。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明快之感。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玫瑰堂内部的氛围。由于该教堂地处议事亭前地、大三巴周边游客最为集中地,无数的游客涌入其中,各种喧闹声四起、闪光灯不停。我甚至觉得这完全不是教堂,俨然成了一个旅游景点。通常我入教堂喜欢安安静静或坐或站五分钟,此教堂我入内后就直接退了出来。【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23 圣堂内的天花板布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恰好就在主坛上。祭坛上置有圣母手抱圣婴的塑像,圣堂内则摆放着花地玛圣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玛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为起点。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4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25 玫瑰堂的二至五楼是一个小型博物院,内藏圣保禄大教堂所遗留下来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遗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入内参观展品和顶层的钟楼。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6 澳门主教座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始建于1567年,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初具规模。1937年,大堂再次改建为三合土建筑,才构成了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位於板樟堂附近高地上的主教座堂,一直是澳门天主教的中枢,右侧是主教府,是澳门天主教最高管理机构澳门天主教主教公署所在地。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天主教子夜弥撒、耶稣圣像巡游等大型活动也在此举行。主教座堂又称“大堂”,并非它是澳门教堂中最大,而是因为它最具威严的象徵。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7 教堂建筑富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壮丽纯洁,内部精丽巧饰,曾存有不少天主教遗物及古迹。而宗教名画如《圣约翰受洗图》、《日本天主教徒在长崎被钉十字架图》等多帧,也都保存于大堂内。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8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29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0 卢家大屋于清光绪15年(1889年)落成,是澳门二十世纪初商人卢华绍(卢九)住宅。大屋高两层,为三开。是澳门百年古宅文化遗产。假日期间继续关门,谁让港澳的假期就是比大陆多呢【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1 新马路靠近十六铺段街景,此地的大多商铺已关门歇业,是澳门政府准备集体改造了吗?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2 由于早年大批广东人移民到香港澳门,所以广州骑楼的风格也带到澳门。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3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4 在澳门起早贪黑的日子里,每天清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去喝一杯暖暖提神的咖啡。2013年的第一杯咖啡,谢谢可爱的星巴克店员送上的祝福。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35 2013年新年进步,1月1日当然要拍些积极向上的照片。
【澳门】黑白舞动,[议事亭前地]独特的海浪型葡萄牙碎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