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韵(5)——水墨·宏村


标签:
安徽徽州建筑黄山徽州宏村南湖月沼古村粉墙瓦黛旅游 |
分类: 乐游中国 |
虽说如今的宏村已完全接近商业化,但近些年我相继走过江西的延村、思溪和皖南的西递等知名徽州建筑古村落,仍感觉宏村是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建筑村落中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宏村的美绝非跟着如织的人群才能体会,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宏村的民宿住上一到两晚,避开每日十点后的旅游团队。清晨与傍晚出没于村落的小径,享受那本该拥有的恬静。
一小时匆匆一瞥的宏村行,还没来得及去村口看那两棵代表牛角的大树,便已到了集合时间被速速召回。宏村,我一定还会再来的,届时会选择深秋时节,顺带周边的木坑、塔川一齐游遍。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02 人人人……除了人还是人,大家排队前行,很恐怖,真怕哪个游人一不小心被挤入水塘里。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
04
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05 两旁民居为“牛身”。
06
拍倒影清晨更为合适,中午时分有风飘过水面会影响画面效果。徽州建筑随便怎么拍都好看,但真正要出风格独特佳片还是挺有难度,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07 村子内每个角落遍布了写生的学生
08
09 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
10
时间太赶、游人太多,下次带个广角把月沼牛胃整体拍出来,此次就随便按了几张。
11
12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弯弯曲曲“牛肠”,穿庭入院,流经每家每户,长年流水不腐。“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13
14
15
16
17
18
19
黄山盛产各种茶叶,其中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黄山野菊、太平猴魁最为出名。(太平猴魁是被四爷炒作出来的吧?哈哈哈哈)
20
21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22
23
24
25
26 精美的石刻,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了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