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韵(4)——名人故里·龙川


标签:
安徽黄山徽州绩溪县徽州建筑 |
分类: 乐游中国 |
从没想过我的第二次徽州行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如果2010年的那次称为酱油行,那这次就直接酱油兑水了。三日黄山之旅是今年四月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碰上个不靠谱的旅行社、乏味的路线安排、再遇上了让我直接崩溃的恶劣天气。于是爬了4-5小时黄山,要了我半条命却在暴雨+大雾中什么也没看到,奇松、怪石、云海一切的一切只能凭借自己想象中完成了。爬山是我的死穴,虽然我爱旅游,但我绝对不爱爬山,也不爱山上的风景。下山后我立马发了条围脖“再也不要去爬黄山,再去我就是猪头三!”另外两天的龙川、宏村两个景点导游分别只给了我们一个小时游览,于是景区基本都是靠竞走+走马观花。这种情况下,我根本无法定心好好拍照,后期排版稍微调整视觉效果吧。最后深深感叹一下,这年头国内旅游还是自助的好,不然真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钞票。
皖南绩溪龙川是坑口村古称,位于绩溪县城东北约13公里处。村前有龙须山高大巍峨,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故得名为龙川。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近代学者胡适、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故乡。
02 坑口村静谧地躺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小盆地里,登源古溪沿村东由北蜿蜒而南。
03
04
05
06
奕世尚书坊,石坊名。位于绩溪县大坑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主体结构由4根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高10米,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
07
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即所谓讹角柱是也;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造就了端庄稳重、傲然挺拔的美感效果;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书法道劲流畅、气韵不凡,为书法大家文徵明手书。
08
09
10
11
12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明嘉靖25年(1547年),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与呈坎(歙县)罗东舒祠、汪口(婺源)俞氏宗祠并称徽州三大古祠。
13
14
15
16
17
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
18
19
20 正厅两侧和上方存32扇高4米的落地花雕隔扇。
21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2 仔细看下图,房梁上的那只鸟是真的,左侧两只麒麟是装饰物
23
24 绩溪特产,笋干、竹笋
25
26 四月下旬,徽州、江西一带已过了油菜花季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