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词文赋-詹泉洲
诗词文赋-詹泉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56
  • 关注人气: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储光羲的山水田园诗为何而乐?

(2008-12-17 16:25:01)
标签:

储光羲

山水田园诗

充满欢乐

教育

分类: 文学评论(原创)

           储光羲的山水田园诗为何而乐?

    ——以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为例

                   作者:詹泉洲

  储光羲的山水田园诗为何而乐?


 山水田园诗,是以自然景物以及田园风光、农民、牧人、渔夫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山水诗主要表现自然之美,田园隐逸诗主要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愿望,或厌倦鄙视污浊社会的思想感情。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到了唐朝才成为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除王、孟两位大家外,还有常建、储光羲、祖咏等,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为山水田园诗,离不开写景。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了“烟渚”、“月”、 “舟”等。而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中写道:“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如果说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的景物是旷远迷蒙、孤寂冷清,色调阴冷,那么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的画面则是清新和谐、恬静淡雅、富有生活气息,色调明快。

同是面对自然风光,为什么进入孟浩然视野的是旷远迷蒙的山野、低沉的天空、茫茫的江水、清冷的月光,而进入储光羲视野的却是碧绿清新的葵藿、茂密苍翠的桑榆和温驯可爱的禽雀。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是“愁”绪弥漫旷野,而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则是 “乐”意撒满田园。

那么,储光羲的山水田园诗为什么充满了欢乐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诗人的身世经历,看看能否窥探出诗人思想情感的底色。储光羲是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曾入朝为官,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攻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监察御史是个什么官呢?——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职位不高,权限很大,然处事若有不当,惩办也极严厉。作为这样一种官职,其中所承受的凶险和担惊害怕就可想而知了。官场的凶险和喧嚣可能早已让诗人疲惫不堪,官场之人对荣华富贵、蝇头微利的追逐让诗人鄙视厌倦。回到田园,其中的轻松自在、闲适自得是官场无法找到的。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暗中形成对比,诗人对官场俗务的傲视和回归田园后的闲适自得、平和恬淡之情融于景物之中。

储光羲山水田园诗之所以充满了欢乐,是因为他对自然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实意的。在他的全部诗歌中,山水田园诗所占数量最多,成就也就最大。写得较好的有《游茅山》五首、《钓鱼湾》等。而以《钓鱼湾》最为脍炙人口,诗云:“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是一首描写一位青年小伙子假借垂钓而等待与情人约会的小诗。诗人以清丽灵动、淡雅秀美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绿杨,清水、红杏、碧荷、小舟、钓者、画面清新,情趣盎然。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充满活力的绿湾垂钓图,堪称储诗清而适的代表作。
  储光羲描写农村田园的题材甚广,农夫、渔夫、樵父、牧童、射雉、采莲等等,都成了他描写的常客,《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田家杂兴八首》及《田家即事》等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

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中,开头四句诗人写道:“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这里,诗人将逐荣华、耻贫贱的世人与自己的坦荡闲逸情怀进行了对比。中间六句运用白描,写出自己好渔猎的隐居志向和乐趣:“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这里,诗人选取了一系列具有田园特色和情趣的意象,如山林、川泽、葵霍、桑榆、禽雀、南山等,构成一幅富有浓厚田园风味的风景画,具体写田园生活的乐趣。诗人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描绘诗中的田园生活画面:山林河泽有时天气变化不宜渔猎,就暂且回家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种了满园的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鸟雀飞禽都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屋宇前与我为伴。诗歌中,“所乐、所愿、兀然”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充满着欢乐,充满着田园生活的乐趣,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民工回家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