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智大慧五台山

(2016-08-27 23:42:43)
标签:

文化

佛学

分类: 足迹

大智大慧五台山    大智大慧五台山

                                                                         


因参加一个书画活动,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佛教圣地五台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去过峨眉,普陀,九华,唯没有去过五台。而五台山,又恰名列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中国唯一国外古佛经中记载的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所以不去,是一种遗憾。也许是佛缘吧,终于成行。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在大都山清水秀、风水极佳。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以前去过的峨眉九华普陀等,均是先以风景夺人。然而,五台山虽也山清水秀,但似乎并不是先以风景夺人。五台山以有五个宛若人工修整的山峰平台而得名,这里群山绵延数百里,鲜有悬崖绝壁怪石奇云飞瀑湍流,山势绵延而多缓,云雾缭绕而多静,河水清澈而多涓。给人以宁静而悠闲之感。然而若据此说五台山不美又大错,就像一个智慧女子,她的美不是那种夸张的突兀的炫目的,而是安静的含蕴的知性的,不是激情的而是温婉的。更兼五台山既有山川又有草甸,既有四季常青的南台,又有冰雪常年不化的北台,所以自古又称清凉山,是首屈一指的避暑胜地。再加上群山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如此种种,既符合佛寺追求空灵的特性,又有修行者自给自足和吸引香客来往的物质条件。五台山成为佛家胜地也就很自然了 

 

大智大慧五台山

       说来很巧,五台山本身温婉智慧,又是被汉藏佛教徒共同确认的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助佛弘法的首席菩萨,主司智慧。想必主司智慧的文殊菩萨看中五台山,决非偶然和盲目。

所以五台山和智慧相关。

据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去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建了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又从洛阳来到清凉山即五台山,准备在这里建寺。这里虽然是文殊菩萨讲经和居住过的地方,但当时五台山却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于是奏知汉明帝。提出“焚经别伪”。据《国史旧闻》第一册五0二页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与摩腾、竺法兰二人塞法。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这其实就是俗话说的打赌。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尚未完全烧尽,于是两位印度高僧获得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

 大智大慧五台山

宗教之争,向来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然而竟然以这种打赌的方式和平解决,的确是一种大智慧。这以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始终可以见到这种智慧的力量。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不仅规模最大,寺庙最多,唐代已有寺庙三百多座,而且是是中国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处一山的、“青黄相连”的佛教名山与“皇家道场”,数百年来在这里汉传佛教的和尚和藏传佛教的喇嘛共处一山,相互交流,成为佛教界的一大景观,为促进和调节汉、藏、满、蒙多民族团结功不可没。五台山佛教的宗派众多,除有中国佛教所有的宗派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及藏传佛教外,五台山还有其独有的宗派摩法宗。各派友好相处,是不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在发挥作用?

                        

   大智大慧五台山

     以小诗记之:

最是空灵数五台,山势逶迤缓缓来。

不因峰川云石名,清凉朴静传宇外。

避暑名列十山首,畅胸容纳各门派。

望海挂月遥相对,锦绣叶斗翠岩隔。

群山千里布梵音,寺庙三百度慈海。

若无凡俗常牵绊,自将般若常入怀。

——2016年8月26日

 

注:望海、挂月、锦绣、叶斗、翠岩分别为五台山东、西、南、北、中五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