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2015-12-04 21:00:43)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林

  邱振中老师关于自已成长经历的演讲很有学习意义,这里摘录的是邱先生自述的一部分。邱老师在这段自述里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人只要抱怨你的环境,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发誓,这一生绝不说一句抱怨环境的话。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大学阶段我就讲两件事,一个讲我的观念,一个是我的文学训练。在大学本科,我书法做得不多。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关于观念。

 

我在绍兴文理学院兼任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绍兴文理学院有个惯例,每年开学典礼,每个学院的院长要做一个一分钟的讲演——大部分人会超过一分钟,向六千名新生介绍本专业的情况。我参加过两次开学典礼,今年是第二次。我准备好了我的发言,但是听了几位院长的发言后,决定更换我讲演的内容。我讲了一件我读本科时候的事情。学校的校园里,有一个苗圃,清一色的树苗,几乎都一样粗、一样高,每次走过那里,我都会想,以后这些树苗,哪棵会长得最高?很明显,我是在想我自己,要怎样才能长得最高。人的一生,要有成就的话,有三个要素:一是天赋,二是努力,三是机遇。我想,既然是天赋,那就是说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天赋,但记得爱因斯坦讲过,即使是那些伟大的天才,一生也只发挥了禀赋的30-40%。我就尽量让它多发挥好了,到底有多少,再说。环境我也管不了,十几岁的人,一生会飘到哪里、会遭遇什么,根本就无法预计,所以,环境我也不管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我决定一生竭尽全力,但这样也可能一生没有任何报偿。文革中,你别指望一个爱好文学的人能写出什么,不被揪出来已经是万幸了。在那种环境下,你付出全部努力,一点指望都没有。这就像很多电影的婚礼上讲的一样,你愿意不愿意?我对自己说:我愿意。如果这一生竭尽全力而没有任何报偿,我接受。同时我也知道,人只要抱怨你的环境,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发誓,这一生绝不说一句抱怨环境的话。我想,我这么做一生,到我生命结束之前,根据我做出的成绩,根据一生的遭遇、机缘,可以推算出自己具有多少天赋。

 

 

1965年武汉,大一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我把这些思考合成一句话:我这辈子如果不能成为天才,我要知道是为什么。是努力不够、缺少机遇,还是天赋不够,努力一生,最后总会清楚。这就是我当时确定的人生目标。

 

那时我想,我的对手是那么一种人,不知道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但他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努力、环境最好的人。

 

这些,几十年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这几乎是我最重要的隐私。在那个年代这种目标没有任何意义;慢慢地,年纪大了,还说什么天才的事,人们会感到奇怪。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1997年,我从日本讲学回来,在中央美院教书,江西的一个学生来看我。第一次跟他聊到这件事。我说,这是我年轻时的抱负,现在我已经知道答案了。他坐在对面,眼睛睁得很大,问我:“答案是什么?”我说,我就是天才。我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年轻人的狂妄,一生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你已经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何种性质、机遇有无、天赋几何。

 

我一个朋友说得好,他说天才就是做出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的事,我还真是做出了几件。但是,知道了答案,并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一个人知道了几十年惦记的问题的答案,你再去做,便没有什么意思了。原本以为生命结束之前知道答案的,现在五十岁就知道了,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以前觉得这样的目标很宏伟,但现在觉得这个目标太简单、太低了。人生就是一个才能问题?才能其实没那么重要。

 

因为你曾经有过高目标,再去为较低的目标而努力,真是不愿意做的。过了几年,我才慢慢重新找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1967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当然,那时还想其他的问题,比如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怎样才叫有意义。这个意义的问题大概是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的问题。大约七、八年前,我在中国美院做了一个讲座,讲座后一个朋友请我吃饭。他说,你真的是一个很有干劲、很有理想的人,但你想过没有,人类最后都要毁灭,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说,你说的这些事情我全想过,真的没意义,钱没意义,地位也没意义,想来想去,世界上可能只有一件事有意义。我们从无知的小孩,接受教育、读书,然后懂得一些东西,有了一些能力,这都是人类精彩的文化积存给予我们的,如果我们一生中能够为人类文化增添一点儿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思考的结果。不是说其他的都不重要,如果一个人经济有问题,生存都很困难的话,他首先要去解决温饱问题。我说的是终极目标。当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有了,你要的是什么?每个人想法都不同,我说的是我的一些想法。

 

下面讲讲大学期间的第二件事情。大学我很少练习书法,主要做的是文学练习。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我发现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文章写不长。中学的作文得分很高,但每次基本上不会超过1000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状态,思路打不开,不知道该写什么。我把这个问题带到大学,成天想啊想,最后想到一个办法:我写下每一句话的时候,后面都接着写一个“不”字。这就逼着我再去想,不停地想,思考完,文章写完,把那些“不”字擦掉就行了。这样过了不久,我文章的思路就被打开了。

 

邱振中自述——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上)之四 

 

那时,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你从来没用过的词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你是有感觉的。举个例子,这个词可能你们都没用过,消消停停,形容一个女子身材很好,很大方,潇洒、自然地走过。小说里见过,但是我们一般都没用过。新词出现于笔下的感觉很少,说明写作中词汇的扩展很少,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这时候,我想起一句话,回忆托尔斯泰的一片文章,里面说,托尔斯泰六十岁了,还一本接一本做造句练习。我马上明白了我应该做什么,我买了个最小的笔记本,放在口袋里,有空就做造句练习。做完一本,再做一本。每做完一本,都有明显的进步。

 

《高老头》中有个段落,说的是拉斯蒂涅在巴黎一文不名,他的妹妹把省吃俭用存下的四百法郎私房钱寄给他,他收到钱的感觉。上句讲他平时见人畏畏缩缩,下句讲他今天敢去得罪一位部长。五六百字一小段,描写他收到钱的心情。这段话我读了不下一百遍。读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感觉,两句之间标点符号的感觉等等。通过这一段的阅读,我学会了写文章。

 

又过了些年,看过不少作家谈写作经验,人们都会问作家怎么学习写作,有的作家说读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有的说读几页就可以了,我的体会是读五六百字就可以了。我想这跟我中学读课本有点关系。

 

关于文学的训练就讲这么几个例子。其中“不”字的训练是个很简单的方法,但是这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思想方法。我可以永远对自己已有的判断,哪怕深思熟虑的判断,马上说“不”。

 

很多年以后,又读到一本书,《当代思维方法》。前面有些比较难懂,你看最后的结论。什么叫当代思维,其中有哪些要点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或者是被我们忽略的——我告诉你们,你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头脑、有文化的现代人,一定要了解、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例如,其中有一点:人都有广泛的可错性。千万要记住,我们要自信,对自己的思想、理论,千回百转得来的经验、教训,我们会非常的珍惜,但是你要记住,人都有广泛的可错性,你要永远警惕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另外还有一点:拒绝一切简单的结论。比如人家告诉你,宋代书法的变化是由于审美趣味的原因造成的,我告诉你,你想都不要想,直接拒绝这个结论。因为事情的改变不可能由单一的原因决定。——你说现代思维多厉害!课本会教你怎么运用一个公式,但是不会教你怎么去发明一个公式。很多人从来都没去想过,我还能发明一个公式!但当代思维方法有可能让你做到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