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8个小时会死的更快
(2013-03-08 11:25: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偶得 |
睡眠不足所带来的害处,早就耳熟能详:精力不济、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甚至是机体的过早衰老……,等等,不一而足。心想这没法子了,害就害吧,大不了少活些日子就是。
然而忽然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天睡8个小时会死的更快》,细读后不觉甚喜,原来这少睡,竟也是长寿之道。
这项实验长达六年时间,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联手进行。他们对一百万名年龄介于30岁和102岁的对象进行了观察。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年龄、病史、健康情况等都已被考虑进去,他们是跟与自己身体状况相似的对象作比较的。
研究发现,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时的人,这个系数也要低于睡够8小时的人。
尽管研究机构表示,对于死亡率和睡眠时间的因果对应关系,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但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提醒: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睡觉并不是倒在枕头上,盖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睁开眼睛醒来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渐变过程。为什么我们有时醒来后,身体会神奇般地恢复力量,而有时却感觉比睡觉之前还累呢?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状态所不同而导致的。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几千名志愿者进行过睡眠时的脑电波记录后,揭示了人体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体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期,后是快眼动睡眠期,之后再重复开始,一夜大约有
4~6 个睡眠周期。
那些夜里常常醒来,或者在还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前就醒来的人,他们的睡眠节律是很混乱的,脑电波图在各阶段都显示出快速、急剧升降和受到抑制的波型,这在正常人睡眠中是见不到的。
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好了4-5
期的深度睡眠,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免疫系统能够得到加强,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补充。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赖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对于人体反而是有害无益的,它甚至会缩短你的生命。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身体醒来却还赖在床上时,缩短了接触阳光的时间,体温也会因为身体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而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这样,接下来的一天会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而这种昏昏欲睡又会妨碍在晚上进入深层睡眠。
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又让免疫力降低了。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
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睡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睡眠系统,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他们感到白天缺乏活力时,往往会想:“我睡得太少了,要多睡会才行。”而不是问自己:“我的睡眠质量是不是不够好?要怎样才能改善呢?”
其实,对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来的人来说,醒了就别硬躺够8个小时了,只要觉得头脑清醒,感觉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动吧。而长期觉得睡眠不足,怎么也睡不够的人,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调好闹钟,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有规律些。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吃得八分饱,也许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即使到点之后还觉得困,也应该说服自己别再赖在床上了。除了睡眠时间有规律,避开咖啡因和酒精,每天适量运动等老生常谈的忠告,为了改善睡眠,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小建议:跟着太阳同起落:尽可能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或在起床时点一盏很亮的灯。明亮的光线会让人体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在晨光中晒上一小时,会觉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
别躺在床上干瞪眼:如果实在睡不着的话,也别在床上干熬着。起来到别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书报,听听音乐甚至看看电视,直到觉得疲倦为止,只是要避免让自己太过于兴奋。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更难睡好。
调整一下室温: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太热或太,都会使身体紧张更难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