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个过法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弹 |
昨天回了舞钢。几个人一起。我是回,别的人是去。很仓促,几个爱好摄影的朋友打电话说去。于是就去。10点半才出发,到时已是午后。
这并非是摄影的天气,虽没有下雨,天空却一直是阴沉的。我因为要先去医院看一个病人,朋友们便先行去了湖边。两个战友听说我回了,便打电话晚上吃饭。正好,我也要行地主之谊。落得他们代我尽这个情。于是晚饭去了湖对岸的农家院,都是简单实惠好吃的特色风味。除了自家的鸡和水库的鱼之类,还有如舞钢特有的懒豆,别的地方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那做法和味道,就不一一道了。总之吃得很快乐,不知不觉中看时间已是夜里八点多。只是许昌的朋友不太会喝酒,又开着车,一大桌子才喝了一瓶酒,实在没有尽兴。要知道我那战友是带了一件酒是准备一醉方休的。
但吃过饭后主客发生了点小分歧:客人要连夜赶回许昌,主人要客人留下好好看舞钢的景致。最后主人别不过客人,我们决定连夜赶回。说实话这把我害苦了,我是早上五点起床,中午的睡觉已经牺牲,现在又已是8点多,开夜车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可不是坐这里吃饭那么容易。但没办法,只好走。路上我虽努力打起精神,但仍然哈欠不断,证明年令这东西不服不行。路上车辆奇多,由于正是麦收时候,路上大多是赶场的大型收割机和货车,小汽车在它们这些庞然大物中间穿行,既要忍受强烈车灯的照射,又要在黑影中判断它们的个头,让人提心吊胆。100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快3个小时。
不管怎么,终于到家了。
早上起床,看到手机上的信息,记起明天是端午节了。手机上的信息是一个战友发的:妈妈的,上个端午刚过完,怎么又过了?
我笑了。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到一定年令的人,嫌日子过得快。日子过得快就老得快,所以对时间感慨很多。还有一层意思,是生活富足了,日子过得很滋润,于是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一点是我今天有感触的。就如昨天,前十几个小时吃吃喝喝玩玩,唰一下过去了,可夜里路上的将近3个小时,对于我却度日如年。玩时是没有期待的,图得是即时的快乐,自然过得快。路上行走是有期待的,所以时间竟有拉长的感觉。由是我想,我们说日子过得快时,许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许是日子过得太平淡了。在困境或者痛苦中的人,在有目标且正艰苦奋斗着的人,时间的快慢感觉会怎么样呢?
小时候我们老家过端午,吃上并不太复杂,无非是吃鸡蛋,煮大蒜,包棕子。很多的情趣是在吃之外的,像做香袋,五股线,像拔艾蒿烧艾蒿,像一定要早早起来用刚从井里和河里打的水洗澡,等等。有很多的风俗和讲究。现在,几乎过端午就是吃了玩了。吃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其它倒完全简化到无了。有些地方,相信还会是过去的样子,那些地方离繁华越远,这些端午传统可能保存的越完整。然而那些地方我们往往已经不屑一顾了。
那些地方在哪里呢?
有两首写端午节的诗很有意思,自己想说的话竟被那几句诗道透了,说尽了,所以想写几句的想法赶快打消。在古代诗人那里,还是自量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