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怎么个过法

(2011-06-05 21:36:59)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弹

端午节怎么个过法



昨天回了舞钢。几个人一起。我是回,别的人是去。很仓促,几个爱好摄影的朋友打电话说去。于是就去。10点半才出发,到时已是午后。

这并非是摄影的天气,虽没有下雨,天空却一直是阴沉的。我因为要先去医院看一个病人,朋友们便先行去了湖边。两个战友听说我回了,便打电话晚上吃饭。正好,我也要行地主之谊。落得他们代我尽这个情。于是晚饭去了湖对岸的农家院,都是简单实惠好吃的特色风味。除了自家的鸡和水库的鱼之类,还有如舞钢特有的懒豆,别的地方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那做法和味道,就不一一道了。总之吃得很快乐,不知不觉中看时间已是夜里八点多。只是许昌的朋友不太会喝酒,又开着车,一大桌子才喝了一瓶酒,实在没有尽兴。要知道我那战友是带了一件酒是准备一醉方休的。

但吃过饭后主客发生了点小分歧:客人要连夜赶回许昌,主人要客人留下好好看舞钢的景致。最后主人别不过客人,我们决定连夜赶回。说实话这把我害苦了,我是早上五点起床,中午的睡觉已经牺牲,现在又已是8点多,开夜车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可不是坐这里吃饭那么容易。但没办法,只好走。路上我虽努力打起精神,但仍然哈欠不断,证明年令这东西不服不行。路上车辆奇多,由于正是麦收时候,路上大多是赶场的大型收割机和货车,小汽车在它们这些庞然大物中间穿行,既要忍受强烈车灯的照射,又要在黑影中判断它们的个头,让人提心吊胆。100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快3个小时。

不管怎么,终于到家了。

 

早上起床,看到手机上的信息,记起明天是端午节了。手机上的信息是一个战友发的:妈妈的,上个端午刚过完,怎么又过了?

我笑了。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到一定年令的人,嫌日子过得快。日子过得快就老得快,所以对时间感慨很多。还有一层意思,是生活富足了,日子过得很滋润,于是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一点是我今天有感触的。就如昨天,前十几个小时吃吃喝喝玩玩,唰一下过去了,可夜里路上的将近3个小时,对于我却度日如年。玩时是没有期待的,图得是即时的快乐,自然过得快。路上行走是有期待的,所以时间竟有拉长的感觉。由是我想,我们说日子过得快时,许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许是日子过得太平淡了。在困境或者痛苦中的人,在有目标且正艰苦奋斗着的人,时间的快慢感觉会怎么样呢?

 

小时候我们老家过端午,吃上并不太复杂,无非是吃鸡蛋,煮大蒜,包棕子。很多的情趣是在吃之外的,像做香袋,五股线,像拔艾蒿烧艾蒿,像一定要早早起来用刚从井里和河里打的水洗澡,等等。有很多的风俗和讲究。现在,几乎过端午就是吃了玩了。吃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其它倒完全简化到无了。有些地方,相信还会是过去的样子,那些地方离繁华越远,这些端午传统可能保存的越完整。然而那些地方我们往往已经不屑一顾了。

那些地方在哪里呢?

有两首写端午节的诗很有意思,自己想说的话竟被那几句诗道透了,说尽了,所以想写几句的想法赶快打消。在古代诗人那里,还是自量点好。

 

                        端 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 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