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味无穷的书法佳肴

标签:
文化 |
分类: 艺林 |
茫茫上天
素灵夜叹
西戎不顺
实天所启
昔在孟津
移风变楚
况 将军
浑御遐荒 功铭鼎宏(去盖右加金)
我出我师
恩深渭阳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读完后生出几个疑惑:既是索靖所书,开篇为什么署名为史孝山?如果是史孝山写的文章,史孝山又是什么人?索靖为什么要这篇文章用章草写下来?文中看出出师颂显然不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不是记载的诸葛亮出兵伐魏之事,那又是什么人的出师?
临写的《出师颂》全文,当然不是隋人书那个,而是索靖的刻印本
《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2003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业界轩然大波。后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的天价购走。这也成为2003年中国书画收藏界轰动的大事。自然,《出师颂》贴也被故宫博物院视为镇馆之宝。
《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也有认为是梁·萧子云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我临写的,便是这个本子。
临完《出师颂》,竟犹未尽,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