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足迹     雨中桂林

(2007-12-17 12:37:36)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文学/原创

分类: 足迹
 
     去桂林就像去看一幕戏,这幕戏太出名了,虽然你没有看过,但街谈巷议早使你对戏里的故事了熟于心,所以当你坐在剧场里时,也许再动人心魄的情节都难以让你大喜大悲。这次桂林之旅,就像去看这样一场演出,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没有一惊一乍的赞叹,有的只是平静。“确实还不错”,算是我们一行人头两天对桂林最高评价了。一直到逛完桂林市区的几乎所有景致,包括名声颇大的象鼻山、斗鸡山、刘三姐景观园和龙门古榕、七星公园等,游桂林的情绪还没有兴奋起来。
  回宾馆的路上,我忽然想到和桂林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朱自清愈平伯,这两人的笔头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分别一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硬是把南京的一条臭水沟写得气韵十足,读了后禁不住让人想看一看水里暧昧的灯火,摸一摸河里滑腻的水波。哪里是臭水沟?分明是仙景了。倘若他们写桂林,不知该怎么去用生花的妙笔?然而又疑惑,到过桂林的文人墨客不算少,为什么几乎没有留下他们写桂林的名篇?我问旅伴,旅伴笑我:这还不明白?再厉害的笔头,也难写出桂林原汁原味的美,谁还敢动笔?聪明的大笔头是不会在这里讨无趣的。细想想有道理,像桂林这样的地方,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的奇品,不是靠笔头子夸出来的。一句空灵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虽表达的有些朦胧,但却也把对桂林的溢美之词说绝了,你还再怎么去形容桂林山水的好来?
  有了这个话题,就有了对桂林初步印象的回味,开始纷纷说起桂林景色的宜人,开始拿桂林和别的地方比。比得结果是,桂林的风光没说的,咱兴奋不起来不怨别的,只怪我们对桂林有太多的先入为主了。
  于是大家开始期待,期望着接下来的漓江游能带给我们意外和惊喜。
  早上天刚亮,就被导游喊了起来。导游说到桂林今天才是高潮,大家要做好准备啊。这话倒真管用,大家便有点摩拳擦掌。吃完饭坐车去漓江码头,到时码头上竟早已排起了等船的长队,江里一字排开许多客轮,有的客轮已经向江心驶去。挤在排队的人流中,却想起去年在杭州时一位的哥很幽默的话:你看这满街流的可不是人,流的是全国的人民币。再看这漓江里,流的可不也是?
  听说游漓江要几个小时有百多公里的路程,漓江的风光尽可以静下心慢慢品尝,所以上游船后便找了个靠窗的舱位。
  汽笛拉响,随着游船缓缓离开码头,心情便和船外的风景一样静下来。还是想像中的景致,未曾来过却早已相识,山多了些秀,多了些奇,水却没有想像中的清,两岸的竹和偶尔隐现的农舍倒似乎有别样的情趣,漓江之行好像也就这么平淡了。天这时下起了雨,我便把目光投到了江上,看雨在水面拍起的印痕。同行的游伴,有的开始闭目养神。
  船上忽然有了骚动,我从江面把眼光投向远处。眼睛忽然一亮。心里惊呼:啊!漓江山水,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漓江山水。是的,真正的漓江山水竟是这么突然地撩开了面纱。在一个漓江的拐弯处,竟像一个舞台的台口,梦幻般的奇石秀峰突兀地出现了。尽管原来对漓江山水的美丽有很多想象,但当漓江山水真切出现在视线里时,我还是震撼了,淤积太久的期待,原来并没有白费。大自然为了将人导入桂林山水的高潮处,原来也是这样费尽苦心。
  船上一片惊呼之后都屏住了呼吸,我却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寻找词汇,想形容一下此时的山此时的水此时的景,却找不出,正急得苦,对面一个游客却脱口说道:哇靠,世上竟还有这样美的景.我顿时笑了:这大俗的语言,此时竟是对漓江风景最恰当的表述。
  美景竟是一发不可收,一处比一处更绝.我这时才明白人的想像力其实很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远让人望尘莫及。说这山水像画?太高看画家了,画的神韵能有这真实山水的几分几十分之一么?说这山水像美人,美人又怎能和这真实的山水相比呢?眼前就有漂亮得不得了的女子正对着美景发痴,也许正妒忌,这大自然的精灵哪怕赐给自己几百分之一,自己不就是绝世佳人了么?说这山水是梦,也许是最好的比喻。梦就是不真实,就是幻境,就是似有若无的东西.就是什么都像什么都不像,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游人来说,漓江山水真的更像是梦境。
  我们都不在舱里了,涌挤着上了游船顶层,这样便可以无遮无挡地看景了。雨仍不停地下着,有一阵还下得挺大,但人们全不顾这些,冒雨在船顶拍照。我忽然发现在这样的天气中游漓江真是太幸运了,原来帮我们进入化境的,是雨和云。雨是不大不小的那种,有点缠绵,有点多情,也有点调皮,让你忍不住伸出手拂一拂它,任它在你手指中滑过,这时便以为雨就是漓江山水精灵的化身了。那云,正是淡淡的那种,有点柔媚,有点暧昧,从山腰或山顶或江面飘来飞去.这时的漓江是一个以天幕为背景的巨大舞台,江两岸的山真的像是天上轮流登场的仙子,不停幻化着风情万种的姿态。当然也有幽默,仙境和仙子也有淘气: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等等,就是这剧中的小品,让人在慨叹虚化的幻境时多出了会心地一笑。
  船到水落村时,天渐渐晴了,云不舍又无奈地远去,景色不再朦胧,开始一览无余地让人欣赏她的妙处。两岸青山、翠竹、茂林、田野、渔村,尤其是偶尔出现的渔船和岸边的牧童,给画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园色彩,让人觉出刚才是梦,现在回到真实的人间了。这时又明白,原来漓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也有着不同的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这,似乎更让人迷恋和回味。

  然而导游告诉我们,漓江真正的精华不在这里,而在前面的阳朔。

 

    从漓江坐船到阳朔,百多里的游程,完全陶醉于烟雨山水之间,及至导游说到阳朔了,才如梦初醒,收拾好照相机等一应物品下船。

    船上这一路中,看了景致,还从导游那里恶补了许多关于桂林山水的新知识,明白原来对桂林的了解,其实少得可怜。桂林山水的奇妙,实在是不亲身体验便不知其精髓。漓江,好像一幕剧的主线,将桂林山水的全剧串联起来.这幕剧中桂林只是序幕,坐船游漓江也并非剧的高潮,真正的高潮在阳朔。这一点是这次来桂林的重要收获。但为了这个收获我们这个游团是付了痛心不已的学费的。因为我们一行是从郑州拼团到桂林,团费全交给了旅行社。旅行社为了又拉生意又有利可图,所以很聪明地降低团费却增加自费项目。而桂林游最精华的阳朔部分,便被他们列入了自费项目中。偏偏我们这一行人对桂林的了解多局限在过时的书本知识和传闻,中间又有几个原来并不认识的女士,她们坚持不上导游的当,说不能让导游这么轻而易举地捞回扣,我们其它人又没有对阳朔的十足把握,所以漓江游后紧接着的阳朔游,便被几个女士的小聪明和我们男士的优柔寡断葬送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强烈地对桂林的导游表示不满,接我们团的那个女地导不仅长的形象对不起桂林山水,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也实在是桂林旅游的不和谐音。她以为阳朔的好是大家都明明白白的,只要她简单地说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大家便会立即争先恐后地将二百块钱交给她。这当然是一厢情愿。当她看到大家对她的话没有积极反应时,没有诚恳地说服解释,竟用辛辣的语言嘲弄大家,这自然激起几个女士"不去偏不去"的怒火。我明白,我们和阳朔将就这么痛心地擦肩而过了。

    当然船已到了阳朔,可以就近浏览一下周围的景色,并且还要从阳朔县城再坐车回桂林,又可以顺便看看刚知道的阳朔西街,也算是个安慰。

   阳朔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南.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这里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青、水秀、峰奇、洞巧”,是人们为她总结出的天下四绝。前面我说游桂林山水像看一幕剧,有序幕,有高潮,也有情节和细节。后来我在船上时知道高潮在阳朔,很多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其实也在阳朔。的确,从桂林坐船一路游来,游人是置身在景外,而且远远的,很难溶入到景色的内部.而阳朔就不一样了,可以弃船登岸,可以把自己化入那景色的一部分,可以品味景色中的很多故事。远远看去,眼里全是妙不可言的意味。像挂满故事的榕树,像巧夺天工的奇石,像写满诗意的农舍,像活泼有趣的渔舟,像女孩小饰品般的小桥,虽只是那么远远地看上一眼,就已经让我为这细节心神摇动扼腕叹息,真想在这里羽化为仙了。

    可是不能。我只能眷恋地回头看看,脚步已随着人群到了阳朔县城。

    走旱路,从阳朔县城到桂林市区有65公里,桂林是阳朔水、旱路的出口,所以阳朔被列为桂林景区的一部分。就这么人们常把桂林山水挂在嘴上,对阳朔却知之不多,我觉得阳朔在这方面多少会有点委屈。阳朔的特色是什么?这么匆匆地浏览实在无法品味得出,但近距离接触阳朔西街,却觉得"风情"这个词,也许能点到她的质韵。  

    西街是阳朔县城一条古老的街道,位于县城中心,不算长也不算宽,甚至于有些局促,全长不过一里路程,宽也不过七八米,大理石铺成的路面,街两边的房屋不高,却古色古香,颇有点地方特色。我们到时,天又开始下起小雨,烟云从县城周围的奇峰秀水中弥漫过来,将西街罩在一片暧昧之中。

    暧昧?是的。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准确。烟云暧昧,光线暧昧,行人暧昧,连街道两旁飘过来的声音也半清晰半朦胧地暧昧着。

    小小阳朔西街塞满了咖啡屋,更塞满了外国游客。外国人的密度肯定能称得上全国之最。据说每年在这条小街上呆过的外国人有几十万之多。这两旁的建筑,多是外国人建的,这满街的咖啡屋,又多是外国人开的,无怪乎往两边看去,尽是黄头发或红头发,尽是白皮肤或黑皮肤。黄头发和红头发以及白皮肤和黑皮肤,这时三三两两座在咖啡屋或饮食店的餐桌边,在忽明忽暗、星星点点的烛光下,或悠闲地端着五顏六色的饮料杯子,或专注地品尝着阳朔风味点心,嘴里咕噜着汉语和英语,不时有暧昧的笑声从小雨中滑过来,这让我莫名地开始感伤。

    我意识到,我在这里,还有那些在雨中走过的说着各种方言的游人在这里,都不过是阳朔西街的匆匆过客,我们甚至没有在这里短暂停留的借口。那很多婀娜漂亮的中国少女,只是给这里更增添了暧昧和浪漫的调子而已。

    离开了阳朔西街,带着丝丝缕缕的惆怅和遗憾。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呢?

    不过我已盘算好了来时的路线。我要直奔阳朔,不过不是西街,而是秀山碧水之间的农舍和寨子,那里有我要寻找的阳朔质韵和风情。

 

       我的足迹 <wbr> <wbr> <wbr> <wbr> <wbr>雨中桂林

 

   雨后漓江

 

我的足迹 <wbr> <wbr> <wbr> <wbr> <wbr>雨中桂林

 

    阳朔西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