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时,大海常萦绕于脑中,虽然朦朦胧胧只有轮廓,但只要一想起,无论当时心境如何,便有隐隐的激情涌动。有时奇怪,自己对大海知之甚少,何故对其如此钟情呢?
初次在福建厦门见大海时,虽然没有振臂惊呼,却真切地为大海的苍茫阔大所折服。肉眼嫌不够使,就用望远镜在茫茫的水光天色中搜寻大担二担,搜寻海鸟渔船。之后,乘轮船去鼓浪屿。
鼓浪屿景色秀丽恰如花园,和静怡安详的大海一起构成真真切切的人间仙境。我们爬上日光岩,尽情享受了一番一尘不染的阳光,又乘兴到海滨浴场,跳进海里随波起伏,直到阳光被海水融得若有若无时,才恋恋不舍地返回住处。
同行的一位老先生问我对大海的印象,我想了想答:“一是大,二是美。”
“怎么大?怎么美?”
“汪汪洋洋无边无际显出大,舒舒缓缓闪闪烁烁显出美。”
老先生摇头:“你还是大海的过客。”
我不解。
几年后,偶然读到老先生关于海的诗句,才似乎约略明白了他为什么说我是大海的“过客”了。老先生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汪汪洋洋坦坦荡荡,
无边无际的胸襟,
却掩不住沉重——绵延悠长!
还有几句是:
为什么要用沉默,表达你冷峻的呼喊?
为什么要用安祥,表达你内心的企盼?
你知道你波涛汹涌时——才美艳绝伦!
你知道你笑纳百川时——才旷世无双!
放下诗的寓意不说,仅就诗对大海的另一面的描绘,也可知像我们这些到海边看风景的人,其实是很难读懂大海的。因为在日光朗照云舒风和的境况下,是看不到暗夜中的大海的风景,看不到狂风暴雨下的大海的真面目的。
时光流逝着,我对大海的解读也延续着。一日我玩味“海”字,竟发现其由水、人、母构成。不由心中一颤:水——人——母亲,多么伟大的昭示啊!
或者,人离大海越远,也就离母亲越远?无怪乎我们这些内陆人到了海边,往往惊奇于大海的博大,沉醉于大海的安祥;而大海也沉默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的儿子。海看到我们这些过客般看望她的儿子,是欣慰呢,或是迷惘和失望?
也许大海会感到失望,但宽容是母亲的性情,她会原谅儿子的愚笨的。她不仅会用阔大的胸怀接纳我们,还会用旷世无双的伟大点燃我们的生命之火,掘出和补充我们的力量之泉。
顺便告诉朋友们,因事外出几天,小屋暂时没人招待了.但来的都有水喝,虽然只是白水半杯.
加载中,请稍候......